位移传感器课件.ppt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

ID:56994327

大小:411.5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7-26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_第1页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_第2页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_第3页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_第4页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位移传感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章位移传感器7.1机械位移传感器7.2光栅位移传感器7.3磁栅位移传感器7.4接近传感器7.5转速传感器7.6多普勒传感器7.7液位传感器7.8流量及流速传感器7.9实训7.1机械位移传感器7.1机械位移传感器机械位移传感器是用来测量位移、距离、位置、尺寸、角度、角位移等几何学量的一种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形式,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如图6-1所示。机械传感器根据被测物体的运动形式可细分为线性位移传感器和角位移传感器。机械位移传感器是应用最多的传感器之一,品种繁多。机械位移传感器数字式模拟式光栅式磁栅式电位器式电阻应变式电容式螺旋管电

2、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式光电式霍耳器件式微波式超声波式图7.1机械位移传感器的分类7.1.1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1.电位器的基本概念图7-2是电位器的结构图。它由电阻体、电刷、转轴、滑动臂、焊片等组成,电阻体的两端和焊片A、C相连,因此AC端的电阻值就是电阻体的总阻值。转轴是和滑动臂相连的,在滑动臂的一端装有电刷,它靠滑动臂的弹性压在电阻体上并与之紧密接触,滑动臂的另一端与焊片B相连。图7-2电位器的一般结构图7-3是电位器电路图。电位器转轴上的电刷将电阻体电阻R0分为R12和R23两部分,输出电压为U12。改变电刷的接触位置,电阻R12亦随之改变,输出电

3、压U12也随之变化。常见用于传感器的电位器有:线绕式电位器、合成膜电位器、金属膜电位器、导电塑料电位器、导电玻璃釉电位器、光电电位器。图7-3电位器电路2.电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指电位器阻值变化能达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电阻值变化规律,指电位器阻值变化的规律,例如对数式、指数式、直线式等;(3)线性电位器的线性度,指阻值直线式变化的电位器的非线性误差;(4)滑动噪声,指调电位器阻值时,滑动接触点打火产生的噪声电压的大小。7.1.2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形式很多,常使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和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进行位移

4、的测量。1.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图7-4是空气介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图。一个电极板固定不动,称为固定极板,极板的面积为A,另一极板可左右移动,引起极板间距离d相应变化。7-4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图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C0可由下式表示:C0=ε0A/d0只要测出电容变化量⊿C,便可计算得到极板间距的变化量,即极板的位移量⊿d。除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测位移外,还可以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测角位移。7.1.3螺管式电感位移传感器螺管式电感位移传感器主要由螺管线圈和铁芯组成,铁芯插入线圈中并可来回移动。当铁芯发生位移时,将引起线圈电感的变化。

5、线圈的电感量与铁芯插入线圈的长度有如下的关系:铁芯随被测物体一起移动,导致线圈电感量发生变化。其检测位移量可从数毫米到数百毫米。缺点是灵敏度低。7.1.4差动变压器如图7-6所示。初级线圈L1加交流励磁电压Uin,次级线圈上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压。由于两个次级线圈相反极性串接,所以两个次级线圈中的感应电压UOUT1和UOUT2的相位相反,当铁芯处于中心对称位置时,则UOUT1=UOUT2,所以UOUT=0。当铁芯向两端位移时,UOUT1大于或小于UOUT2,使UOUT不等于零,其值与铁芯的位移成正比。图7-6差动变压器结构原理图7.2光栅位移传感器

6、7.2光栅位移传感器7.2.1莫尔条纹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组成的光学器件称为光栅,如图7-7所示。用玻璃制成的光栅称为透射光栅,它是在透明玻璃上刻出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刻痕,每条刻痕处是不透光的,而两刻痕之间是透光的。光栅的刻痕密度一般为每厘米10、25、50、100线。刻痕之间的距离为栅距W。图7-7光栅结构放大图如果把两块栅距W相等的光栅面平行安装,且让它们的刻痕之间有较小的夹角θ时,这时光栅上会出现若干条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条纹称莫尔条纹。如图7-8所示。莫尔条纹是光栅非重合部分光线透过而形成的亮带,它由一系列四棱形图案组成,如图7-8中d

7、-d线区所示。图7-8中f-f线区则是由于光栅的遮光效应形成的。图7-8莫尔条纹莫尔条纹有两个重要的特性:(1)当指示光栅不动,主光栅左右平移时,莫尔条纹将沿着指示栅线的方向上下移动。查看莫尔条纹的上下移动方向,即可确定主光栅左右移动方向。(2)莫尔条纹有位移的放大作用。当主光栅沿与刻线垂直方向移动一个栅距W时,莫尔条纹移动一个条纹间距B。当两个等距光栅的栅间夹角θ较小时,主光栅移动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移动KW距离,K为莫尔条纹的放大系数:条纹间距与栅距的关系为:当θ角较小时,例如θ=30′,则K=115,表明莫尔条纹的放大倍数相当大。这样,可把肉眼看

8、不见的光栅位移变成为清晰可见的莫尔条纹移动,可以用测量条纹的移动来检测光栅的位移。可以实现高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