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

ID:56994672

大小:137.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7-26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_第1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_第2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_第3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_第4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肥胖高血脂一、心血管疾病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科学依据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可损伤血管、引起代谢紊乱、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寒冷刺激和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2)预防和控制高血糖。(3)养成合理膳食习惯,少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戒烟限酒。已有

2、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饮白酒。(5)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6)注意身体保暖与气温变化,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过于激动。(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2.警惕突发症状,及时处理,立刻就医。科学依据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心肌缺血,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可以保住心肌和生命。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警惕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出现与运动有关

3、的头痛、牙痛、腿痛等。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心悸。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健康行为(2)冠心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3)出现症状,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就地休息,设法消除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因;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消心痛。(4)必要时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助,或者送医院治疗和严密观察。二、脑卒中1.预防和控制各

4、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2.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3.积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科学依据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对健康危害严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健康行为(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血压平稳,防止血压水平波动过大。(2)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病。(3)预

5、防和治疗糖尿病。(4)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5)戒烟限酒。(6)减轻体重。2.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科学依据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一般很轻微,或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例如几分钟或数小时,这往往是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真正的脑卒中将在短期内发生,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尽早处理。健康行为(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脸、手或腿部乏力或麻木,口眼向一侧歪斜。讲话或言语理解困难,口齿不清。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不清。行走困难,头昏眼花,平衡或协调丧失。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2)出现症状,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

6、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健康行为(3)怀疑脑卒中,应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应用止血剂等药物。(4)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送到医院,切勿抱、拖、背、扛病人。3.积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科学依据脑血管病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偏瘫最常见,危害最大。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内是患者功能康复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开展功能康复,尽可能恢复或补偿患者缺损的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健康行为

7、(1)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针灸、推拿等康复训练。(2)建议患者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45分钟的功能训练。(3)脑卒中患者家属要密切配合接受辅导,支持和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三、肥胖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2.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超重肥胖。3.超重及肥胖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积极运动控制体重。4.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1.了解肥胖,知晓自己是否肥胖。科学依据肥胖是一种疾病。18岁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

8、适宜体重,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2)。脂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