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

ID:57005348

大小:332.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30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_第1页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_第2页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_第3页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_第4页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参种子特性研究_单成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8月第15卷第8期中国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Aug.2013Vol.15No.8△丹参种子特性研究1*121111单成钢,张教洪,王光超,张锋,倪大鹏,朱彦威,王志芬(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2.蒙阴神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山东蒙阴276214)[摘要]本文研究了丹参种子不同采收部位和采收时间对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温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浸种等前处理方法对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作用。研究表明:主果穗的种子质量总体上好于侧果穗,果穗中下部的种子质量好于果穗上部,果穗上1/2~2/3果壳枯黄时进行采收才能收获的较多优

2、质的种子。温水、高锰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浸种处理对提高丹参种子发芽率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最佳处理时间略有不同。因此,为提高收获丹参种子的质量,应尽可能在果壳半数以上至三分之二果壳枯黄时采收主果穗种子,并对果穗上端的种子进行去除。为提高陈化种子发芽率以温水浸种24h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h处理为宜。[关键词]丹参;种子;采收;种子引发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为唇形科鼠法,以期为丹参种子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1材料与方法种子育苗移栽是丹参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但由1.1试验材料于丹参花期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造成种子山

3、东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圃栽培成熟度不一致,出苗率低,在自然条件下丹参种二年丹参产种子,室内阴干脱粒备用。品种为蒙阴[1]子的萌发一般只有30%~40%;常温状态下,农家种。采收部位和采收标准试验采用当月采收新[2]每放置30d种子发芽率就下降10%,隔年的丹种子,前处理实验则采用常温下陈放6个月的丹参参种子发芽率几乎为零。目前关于采用超低温贮种子。藏技术、超低氧贮藏技术以及超干贮藏技术的研1.2试验方法[2]究虽有报道,但由于成本过高、技术复杂等原果穗不同部位种子试验:分别于丹参果穗2/3因尚未在生产中应用。因此通过深入研究种子特枯黄时采收不同部位果穗30穗和顶生主果穗的不同性寻

4、求提高种子质量的方法是解决生产中种子问部位,顶生主果穗P1(见图1),侧生主果穗P2,顶题的关键,也是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生侧果穗P3,顶生主果穗上段P4、中段P5、下段[4]的当务之急。通过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发现,在P6,分别调查每部分的种子量和种子千粒重。再分丹参果实的果皮外层有10~20μm厚度的黏液物别置于垫有2层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摆放50[3]质覆盖,黏液物质能够迅速吸水膨胀。新鲜种粒,并加盖保湿,在温度25℃光照培养箱内发芽。子经过预先冷冻、PEG或GA3等溶液浸种处理都重复3次,每次重复50粒种子。[3-8]可以明显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本文分别从不同采收标准种子试

5、验:分别于果穗全绿S1,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种子和如何提高已退化种子质1/3枯黄S2,1/2枯黄S3,2/3枯黄S4,全部枯黄量两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了丹参种子采收部位和S5时各采收果穗30穗,调查种子量和千粒重。再采收标准,以及通过前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分别进行发芽试验,方法同果穗不同部位种子试验。△[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1GSF11907);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2011LZ01-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002-041)*[通讯作者]单成钢,博士,副研究员,从事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shanchenggang@126.com·

6、680·2013年8月第15卷第8期中国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Aug.2013Vol.15No.8顶生侧果穗与侧生主果穗相比千粒重相同,而种子粒数上顶生侧果穗高于侧生主果穗,发芽率上侧生主果穗好于顶生侧果穗,各有优势。综合分析,采收时应尽量以采收顶生主果穗和侧生主果穗为主,以保证较高的种子发芽率。图1不同位置果穗示意图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将丹参种子分别浸于40℃温水(R1)、0.3%K2MnO4(R2)、1%的CaCl2溶液(R3),浸种时间为6h(T1)、12h(T2)、24h(T3),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计9个处理,不进行浸泡的干种子设为对照(

7、CK)。浸种后无菌水冲洗3次,分别进行发芽试验,方法同果穗不同部位种子试验。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发芽率GP(%)=(14d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2结果与分析2.1丹参不同位置果穗种子质量的差异由图2所示,顶生主果穗(P1)千粒重最大,达1.5g,侧生主果穗(P2)与顶生侧果穗(P3)种子千粒重均为1.4g,低于P1千粒重7.1%,经方差分析,千粒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579>0.05)。由图3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