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

ID:57010751

大小:4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26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_第3页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_第4页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幽州台歌优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选自《陈伯玉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幽州台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2、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内容解析: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登幽州台歌——注解1.悠悠——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2.怆然——感伤的样子。3.涕——眼泪。4.前——向前看。5.念——想,考虑。6.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7.来者----指后来的贤明之主。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意译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

3、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直译前面看不见像燕昭王那样贤明的国君;后面遇不到能礼贤下士的好大臣;感叹的是宇宙的无垠和人生的短促;我独自忧伤,任泪水沾满我的衣襟;诗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的前两句仰俯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

4、感。登幽州台歌——鉴赏诗歌的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寂悲苦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登幽州台歌——鉴赏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抒发了

5、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思想感情: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陈子昂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登幽州台歌——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