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原穴 - 配图本.pdf

十二原穴 - 配图本.pdf

ID:57019779

大小:230.7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31

十二原穴 - 配图本.pdf_第1页
十二原穴 - 配图本.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十二原穴 - 配图本.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二原穴冲阳穴胃经原穴苟芽山童辑录【作用】和胃化痰,通络宁神什么是原穴?《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有【主调理】头面、脾胃及局部等疾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的特定穴,叫原穴。十二经皆有原穴。患:如头重头痛、口眼斜、齿痛颊肿、《难经•六十六难》曰:“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意思就是五脏呕吐、胃脘痛、不嗜食、足缓不收、足背六腑出了问题,可以先取原穴,然后再去找配伍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记红肿、癫狂等。(《中国针灸学词典》)载:“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也是说当脏腑出现不适时,【定位】仰

2、卧或正坐位,在足背的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十二原穴上来。所以无论采用针灸、理疗或是刺络放血,都是选取相应的原穴来进行治疗的。最高处,动脉搏动处取穴。太白穴脾经原穴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十二原穴。【作用】健脾和胃,清热化湿太渊穴肺经原穴【主调理】脾胃和本经所过部位的疾患:【作用】补益肺气,止咳化痰,调气利水。如呕吐呃逆、腹胀腹痛、饥不欲食、食而不化、【主调理】呼吸系统及心胸疾患等。如咳肠鸣泄泻、便秘、水肿、肠痈、身重、骨节酸嗽、气喘、唾血、支气管炎及哮喘、百日咳、痛、胸胁胀满、热病无汗、手足厥冷、脚气红肺结核、胸闷、心痛、心

3、悸、噫气上逆、心肿、膝胫酸痛、转筋等。(《中国针灸学词典》)绞痛、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掌中热、无【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脉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中国针灸学词典》)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定位】仰掌取穴,在腕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神门穴心经原穴合谷穴大肠经原穴【作用】益心安神,通经活络【作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主调理】用于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疾患:表如心痛、心烦、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惊【主调理】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痫、神经衰

4、弱、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癔病、精神病、头痛、眩晕、目黄、咽干失喑、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等。(《中国针灸学词典》)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化不良,痢疾,便秘,隐疹,丹毒,疔疮,腕骨穴小肠经原穴臂痛;以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作用】清小肠湿热、利胆退黄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中医大词典——2版》)【主调理】外感热病,头面、耳目疾患等:如寒热、黄疸

5、、热病汗【定位】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不出、疟疾、感冒、头痛、项强、耳鸣、目翳、目流冷泪、指、腕、肘、臂、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肩挛痛及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定位】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坐骨神经痛等。(《中国针灸学词典》)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定位】腕骨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阳池穴三焦经原穴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作用】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京骨穴膀胱经原穴【主调理】耳聋,目红肿,喉痹,口干;【作用】清热止痉,明目舒筋腕痛无

6、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主调理】头目、背腰、下肢等疾患,如肘部疼痛,肩痛,颈痛;消渴,烦闷,热病无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塞鼻衄、背寒、脊汗,疟病寒热。(《中国针灸全书》)强、腰尻疼痛、髀枢痛、半身不遂、膝胫酸【定位】位于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痛、寒湿脚气、两足生疮、心痛、腹满、泄中。注、便血、癫狂、痫症、疟疾等。(《中国针灸丘墟穴胆经原穴学词典》)【作用】健脾利湿,泄热退黄,舒筋活络【定位】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主调理】头项、肝胆、腰腿等疾患:如偏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

7、肉际处取穴。头痛、目疾、齿痛、耳聋、咽肿、项强、腋肿、太溪穴肾经原穴瘰疠、气喘、胸胁痛、腰膝痛、脚跗肿、足跟【作用】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痛、寒热往来、浑身瘙痒、疟疾、疝气等。(《中【主调理】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国针灸全书》)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定位】位于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伸足取之。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太冲穴肝经原穴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作用】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针灸学》)【主调理】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定位】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

8、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大陵穴心包经原穴难产、乳痈、阴痛、精液不足、狐疝、遗尿、癃【作用】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闭、淋病、呕吐、胸胁支满、绕脐腹痛、浮肿、【主调理】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便秘、飱泄、头痛、眩晕、目痛、喉痛、嗌干、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口渴、厥心痛、筋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