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

ID:57021694

大小:501.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6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_第1页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_第2页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_第3页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_第4页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管与血液一.血管的种类及分布规律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种:动脉:管壁厚,富有收缩性和弹性,将血液由心脏运向畜体各器官;背心流动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器官组织内分支互相合成网;静脉:管壁薄,管腔较大,有些部位的静脉内有静脉瓣(膜),将全身各部的血液引入心脏的血管。向心流动动脉静脉血液循环(一)小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的通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二)大循环(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前、后腔静脉→右心房的通路,叫大循环或体循环。(三)

2、微循环(P114)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腔静脉肺毛细血管(物质交换)肺毛细血管体毛细血管血管生理一、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心室肌收缩时,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心室肌收缩的末期,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二、脉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血管产生规律性波动,称为脉搏。脉搏的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各动物脉搏检查的部位(P113)。血液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脏的推

3、动下,不断地在心血管系中循环流动着。血液在流动过程中,运输营养物质、激素、气体和代谢产物。一、血量通常说的血量是指体内的血液总量。其中一部分在心血管系循环流动着,称为循环血量;另一部分存在于肝、脾、肺及皮下等处毛细血管和血窦之中,称为储备血量。正常人的血液总量(又称血量),约为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失血对机体的影响随着失血量的多少而不同。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全血量的10%时,将由于心脏活动的加强,血管收缩使血液流床减小,血管内血液充盈度尚无显著的改变。与此同时贮血库的血管收缩,释放一部

4、分血液,,使循环血量得以补充,因此机体可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失血量较多,达全血量的20%时,机体的代偿机能将不足以保持血压于正常水平,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失血量超过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二、血液的组成及其机能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有形成分组成。如果将流出血管的血液放入盛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经离心(3000r/min)沉淀30分钟后,可看到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浆,中层呈白色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深红色的沉淀物为红细胞。(一)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是机体内

5、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含有90%~92%的水,在8%~10%的溶质中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占5%~8%),其余是各种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2%~3%)。(二)血清离开血管的血液不作抗凝处理,将在很短时间内凝固成胶冻状的血块,并逐渐紧缩,析出黄色清亮液体,这种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凝血的结果)(三)白细胞1.功能白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活跃的变形运动及敏锐的趋化性,能吞噬入侵的细菌,可将入侵微生物限定并于就地杀灭,防止其扩散。2.种类颗粒白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

6、细胞(三)白细胞3.生成与破坏生成颗粒白细胞:红骨髓的原始粒细胞分化而来单核细胞:红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淋巴器官(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破坏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只有几小时或2~4天。衰老的白细胞大部分被单核巨噬细胞所清除,小部分在执行防御任务时被细菌或毒素所破坏,或经由唾液、尿、肺和胃肠黏膜排除。(四)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断裂而成的,呈不规则的圆盘形、椭圆形或杆状小体,没有细胞核。血小板参与凝血、止血过程,其寿命很短,在循环血液中通常只存活8~11天。少部分在血液中被破坏,绝大

7、部分在脾、肝和骨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五)红细胞形态与数量成熟的红细胞无核、双面内凹的圆盘形细胞,数量是血细胞中最多的一种。功能运输O2和CO2,并对进入血液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这些机能均与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有关。生成红细胞由红骨髓生成,还需要营养物质。三、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畜体一旦受伤出血,凝血作用可避免失血过多,因此,凝血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能。(一)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效水解的过程。凝血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

8、白原纤维蛋白血凝块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循环流动的血液并不发生明显的凝血?心血管内壁光滑,血小板不易破损凝血因子达不到血凝所必需的浓度血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eg:柠檬酸、肝素(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机械因素:使血液与粗糙面接触,可促进血液凝固,因此临床上常用纱布、棉花按压伤口来止血。2.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