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基础知识.pdf

脐针基础知识.pdf

ID:57023983

大小:278.3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31

脐针基础知识.pdf_第1页
脐针基础知识.pdf_第2页
脐针基础知识.pdf_第3页
脐针基础知识.pdf_第4页
脐针基础知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脐针基础知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脐针基础知识脐针的特点:1.一穴多治:脐针疗法,仅取神阙,经这个穴位上下针可治许多疾病,无论是脏腑病还是疑难病,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可治近百种疾病,范围涉及临床各科。2.一穴多针:传统针刺技术一般都是一针一穴,每个穴位都有一个主要功能。但脐针不同,仅神阙一穴,可根据临床需要一穴一针,也可以一穴多针。特别在多脏器疾病、多系统疾病、疑难病、危重病的病例中更多地使用一穴多针技术。3.一穴多效:既然一穴可以多治,也就可以一穴多效。在治疗中只要思路正确,一穴既可多效,一针也可多效。比如,一个病人既有脑部疾病又有眼部疾病,再兼有口舌咽喉疾病,只用一针既可同时见效

2、。这不仅给病人减少了治疗上的步骤,也减少了肉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4.内外兼治:传统针刺疗法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疗效颇隹。相对而言,对脏腑疾病就要逊色一些。但脐针不但对功能性疾病、运动性疾病效果很好,对一些脏腑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疑难重病也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5.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脐针使用1寸毫针,现医药商店已有已灭菌的一次性毫针,避免了交叉感染,又携带方便。如遇紧急情况,随身又无毫针,也可用笔代针或以棍代针在脐部治疗,均可收到预期效果。但须提醒的是,凡用代用品,均不可刺破皮肤,只要在相应的部位进行点压病人感到疼痛就行了。脐针

3、投入极少,回报较高,它不需其它高级的医疗设备,也不需辅助设施,仅一针一床足矣!脐针的定位进针原则: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脐针的操作技术,定位是关键,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其原则如下:1.寻找压痛点:一般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病人可以在脐壁、脐谷、脐蕊处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点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这个压痛点,往往一针即可见效。进针深度为0.5~1寸。2.寻找皮下结节法:许多慢性病人因长期患病

4、,在脐部相应的体表投影区产生了一些皮下结节,与皮肤同色,质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大小,按之有疼痛,但可忍受。如发现结节后,不必针刺,可让病人用手指按压,每日数次。经数周按压后结节会自然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3.脐洛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运动系统疾病、急性病可按脐洛书全息律寻找压痛点。如左肩疼痛取脐左上相应的左肩部位,右腰扭伤取脐右下相应的右腰部位,然后进针。。4.脐八卦全息进针法:在临床上遇到脏腑疾病、一般慢性病(未找到结节者)可按脐八卦全息律,将人体脐部看作一个后天八卦图,将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将上、下、左、右

5、、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八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艮八个方位,并通过八卦方位找出相应的疾病对应关系,然后进行治疗。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一般取兑位(即右位),就是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就是这样简单。但这里必须强调两点:其一,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正好与地图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

6、错。5.五行生克制化法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其中又分比合之法、我生之法、克我之法、生我之法等四种,因篇幅关系,不再详述。针往下垂直一扎,平补平泻,五土居中,归了脾胃了;若针往上斜就着重治心脏或眼睛的病症;针向下斜着重治肾治膀胱;向右斜着重治肺的病症,依次类推。因此脐针仅神阙一穴可以治百病。后天八卦在脐针的应用1.乾卦:头部疾病、胸部疾病、脊椎疾病、骨疾病、右足疾病、硬化性疾病、慢

7、性病、旧病、伤寒病、变化异常的疾病、急性暴病、结肠疾病、大肠疾病、便闭壅结、神经系统。2.坤卦:腹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饮食停滞、浮肿湿重、皮肤病(湿疹)晕症、劳累疲乏、慢性病、中气虚、癌症、肌肉无力、鼓胀症,危重病等。3.震卦:筋、爪、足、胁肋疾病、左肩臂疾病、精神疾病、狂燥症、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癫痫、神经过敏、惊吓症、舞蹈病、妇科病疼痛性症状、腿肿病、多动症、外伤(碰撞伤)、突发症状、剧烈症状、咳嗽、声带咽喉病症、贫血、肝肿、肝火旺、各种肝炎。4.巽卦:肝胆疾病、伤风感冒、中风、受风、神经症状(洁癖)、传染病、坐骨神经痛、淋巴系统疾病、抽筋、强

8、直强硬症、病情不稳定、喘息,哮喘。左肩背痛、神经炎、胯骨病、胫骨病、气管、胸部疾病、胸胀气、宿酒痞满、忧郁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