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

ID:57027784

大小:684.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7-26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第8章_系统维护与评价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章系统维护与评价8.1系统维护系统维护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系统的过程。系统维护的任务系统维护的任务是改正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含错误,扩充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提出的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其目的是维护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软件维护并不只是修改错误,维护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对软件的性能与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进而延长软件的寿命。维护成本30%-40%开发成本1970年维护成本40%-60%开发成本1980年维护成本70%开发成本1990年系统维护成本的比例一、系统维护的起因▓由于系统运行期间发生错误或

2、其它问题,在实施阶段不可能被检查出来。▓由于用户使用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有了了解,从而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改进意见。▓由于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从而需要变更和改进。▓硬件产品的更新而需要修改。二、系统维护工作常见的问题(1)理解别人写的程序通常非常困难,而且困难程度随着软件配置成分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如果仅有程序代码而没有说明文档,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2)需要维护的软件往往没有合适的文档,或者文档资料显著不足。认识到软件必须有文档仅仅是第一步,容易理解的并且和程序代码完全一致的文档才真正有价值。(3)当要求对软件进行维护时,不能指望由开

3、发人员来仔细说明软件。由于维护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因此,当需要解释软件时,往往原来写程序的人已不在附近了。(4)绝大多数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将来的修改。除非使用强调模块独立原理的设计方法论,否则修改软件既困难又容易发生差错。三、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可通过以下方面来衡量。1.可理解性2.可测试性3.可修改性4.软件文档四、维护的内容系统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程序的维护在系统维护阶段,会有一部分程序需要改动。2、数据文件的维护业务发生了变化,从而需要建立新文件,或者对现有文件的结构进行修改。3、代码的维护随着环境的变化,旧的代码不能

4、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造。4、机器、设备的维护包括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五、维护的类型依据信息系统需要维护的原因不同,系统维护可分为四种类型:1、更正性维护(correctivemaintenance)指由于发现系统中错误而引起的维护,包括诊断问题和改正错误。在软件交付使用后,由于开发时测试的不彻底、不完全,必然会有一部分隐藏的错误被带到运行阶段来。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是更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adaptivemaintenance)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或修改系统的部分功能的

5、维护工作。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外部环境(新的硬、软件配置)或数据环境(数据库、数据格式、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了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修改软件的过程叫做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perfectivemaintenance)为了改善系统功能或适应用户的需要而增加新的功能的维护工作。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活动叫做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6、maintenance)对一些使用寿命较长,目前尚能运行,但可能要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维护,以适应将来的修改或调整。通常,预防性维护定义为:“把今天的方法学用于昨天的系统以满足明天的需要”。也就是说,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对需要维护的软件或软件中的某一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和测试。适应性维护25%更正性维护21%完善性维护50%预防性维护4%各类维护工作的比例系统的修改,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序、文件、代码的局部修改,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四、系统维护的管理维护活动的步骤软件维护阶段的文档产生的文档:软件问题报告和软件修改报告,用来记

7、录发现软件错误的情况以及修改软件的过程。8.2系统评价所谓系统评价是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估计、检查、测试、分析和评审。包括用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以及评价系统目标实现的程度。严格地讲,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每当完成了一个工作阶段或步骤,都应该进行评价。对新系统的全面评价是在新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一、系统评价的目的1、检查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满足用户要求和程度如何。2、检查信息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包括人、财、物以及硬、软件资源等的作用情况。3、根据评审和分析的结果,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

8、的意见。二、系统评价的内容1、系统目标实现情况按系统规划中确定的系统目标对照、检查新系统是否已实现了全部预定目标,这实际上是对系统功能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