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

ID:57030724

大小:89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7-27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_第1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_第2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_第3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_第4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概述——可兴奋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跨膜电变化。组织器官:单细胞(二)分类安静时:静息电位(Rp)受刺激时:动作电位(Ap)→反应(一)生物电ECG、EEG、EMG等——细胞Ap的综合。(三)生物电产生基础1.机制:2.两个必备条件膜对不同离子有不同通透性;膜内外离子有浓度差(动力)。带电离子经通道跨膜转运。离子浓度(mmol/L)主要离子膜内膜外膜内外离子比例膜对离子通透性155439:1通透性大121451:12通透性很小41201:30通透性次之155极少无通透性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 主要离

2、子分布及膜对离子通透性K+Na+Cl+A-一、静息电位(一)概念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restingpotential,Rp)(二)正常值肌肉、神经纤维Ap:-70~-90mV实验观察说明:相对稳定细胞膜两侧有电位差,且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示意图(三)形成机制◆前提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较大;[K+]细胞内约为细胞外39倍。◆过程:K+细胞内细胞外。顺电-化学梯度◆结果:膜内电位降低,跨膜电位内负外正。*Rp与K+的平衡电位(Nernst公式)实测值:稍小(Na+漏)。(四)影响因素1.主要:

3、K+浓度2.细胞代谢障碍:影响钠泵供能(五)有关名词1.极化:细胞安静、数值较稳定、内负外正。2.超极化3.去极化:Rp向负值加大减小的方向变化。4.复极化: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极化状态恢复。5.反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内正外负有关概念示意图去极化复极化–90mv(Rp)超极化极化反极化–80mv-100mv0mv+30mv二、动作电位(一)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Activepotential,Ap)ApRp电位电位连续变化稳定的电位差传播迅速传播不能传播意

4、义静息的标志兴奋的标志Rp与Ap区别刺激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反应(兴奋和抑制)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前提外在表现本质表现(二)Ap波形(细胞内记录)上升支去极化:Rp→零电位;反极化(超射):0→正值。-70→+20~+40mV下降支:复极化Ap锋电位:Ap的主要部分;∝Ap。后电位动作电位示意图峰电位反极化超射复极化下降支上升支去极化负后电位正后电位刺激极化状态反极化状态(三)Ap的产生机制1.上升支:主要是Na+内流形成。◆前提细胞受刺激后,PNa+↑>PK+;[Na+]细胞外为细胞内12倍。◆过程:细胞外Na+顺电

5、-化学梯度◆结果:膜内电位升高→内正外负。细胞内;膜内电位渐↑APNa+迅速大量内流临界值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Na+通道:电压门控式通道。再生性循环◆阈电位——使膜对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而触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AP上升支最大电位与Na+的平衡电位——AP实测值<理论值。2.下降支——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前提Ap上升支达最大电位后[K+]细胞内为细胞外39倍。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过程:细胞内K+顺电-化学梯度◆结果:升高的膜内电位下降→内负外正。细胞外;3.Ap后:——离子泵运转,把内流的N

6、a+泵出去,把外流的K+泵进来。逆浓度差“排Na+吸K+”注——AP的上升支和下降支形成:被动过程;复极化后的电位恢复过程:主动过程。(四)阈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关系阈电位◆水平——比Rp绝对值小10~20mV(-70~-50mV)。产生Ap的必要条件◆意义——兴奋性=1/RP与阈电位之差值②不衰减传导;③脉冲式(不融合):有不应期①“全或无”现象;(一)Ap特点五、Ap特点与传导(二)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局部电流。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兴奋部位反极化→内正外负相邻静息部位极化:内负外正细胞膜兴奋段之间产生电位差→局部

7、电荷流动;静息段三、局部电位及其特点局部电位——阈电位水平以下的去极化电位变化。三、局部电位及其特点特点:具有等级性(幅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电紧张性扩布);无不应期,可以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