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课件.ppt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

ID:57039384

大小:39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27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_第1页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_第2页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_第3页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_第4页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髓穿刺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髓穿刺术适应证当患者出现贫血、出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怀疑或者需要排除造血系统疾病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此项检查。病原体培养,如:伤寒和布氏杆菌病。发生于骨髓以外的淋巴瘤患者也应该做此项检查其他的实体肿瘤如乳癌,神经母细胞瘤在怀疑骨髓转移或查找微小转移灶时也可以做这项检查禁忌证与注意事项血友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没有得到纠正之前禁忌此操作。血小板减少并不是骨髓穿刺的绝对禁忌证,虽然也有引起穿刺后出血的可能性,但在临床上即使Plt<20×10^9/L,骨穿后出血也是极罕见的准备物品:消毒盘、酒精、碘酒、或碘伏、棉签、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橡皮膏、穿刺包(内含穿刺针、5

2、ml注射器、针头、10ml注射器、纱布、棉球、镊子)、载玻片、收集骨髓的适当容器(抗凝管、培养瓶等)。患者:应该向患者解释骨穿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可能出现的痛苦,解除他们的顾虑,不同的患者对骨穿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与性格、教育文化背景有关。要排空大小便。骨穿部位骨穿应选择造血丰富、安全、容易操作的部位。5岁以下的儿童全身都是红骨髓,故可以选择长骨,如胫骨、跟骨。成人则选扁骨,如:髂骨,胸骨,棘突。髂骨,胸骨为最常用的部位。髂骨最为安全,有4个可穿刺部位,分别为两侧的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胸骨骨髓腔最大,造血丰富,在其他部位穿刺不成功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后方毗邻大血管,

3、如果穿通有较大的风险。患者体位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为仰卧位,胸骨穿刺还需用垫枕垫高肩部。髂后上棘应选俯卧位或侧卧位。穿刺点定位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沿髂脊方向后上方1~2cm处。髂后上棘位于髂后上棘的正上方。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柄或胸骨角的下方1~2cm前正中线上。麻醉左手(左利者可以相反)固定皮肤并定位,右手持注射器穿刺局部皮肤,至皮下回抽没有回血,轻推麻醉药0.5ml,继续进针,刺至骨膜,这时患者会有较明显的疼痛。回抽没有血之后,慢慢推入约1.0ml麻醉药,让其形成一个麻醉区,然后以此穿刺点为中心,在第1针的麻醉区内点刺第2,3...针,共计5~7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

4、少患者的痛苦。穿刺首先将穿刺针固定于合适的长度,成人髂骨1.5cm,胸骨1.0cm。左手(左利者可以相反)固定皮肤并定位,右手持穿刺针左右旋转穿刺。穿刺针应垂直于穿刺点的骨面,而要平行于骨板和骨髓腔的方向。胸骨穿刺则与胸骨平面呈45°角。当时,会有轻微的落空感或疏松感,此时放开持针的手,穿刺针会固定在骨面上。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出现落空感,因此不可以因追求落空感而穿刺过深。只要骨穿针开始固定就可以试抽,如不能抽出,可以再插入针芯,少量进针。应该注意在穿刺进退针时,针芯应始终与套管卡好固定。抽吸时先拔出针芯,接10ml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液0.1~0.2ml快速涂片,并标识为骨髓

5、。涂片后方可再抽取较多量骨髓进行其他检查。如涂片用的骨髓抽取过多,会被外周血稀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抽取骨髓的注射器中预留1ml空气。外周血涂片(另外标识)数张。术后以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同时应嘱患者禁浴3日。涂片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