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

ID:57043941

大小:4.52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7-28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三年中考真题为例)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第三篇物质科学(二)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13·温州)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48B.64C.112D.160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根据题意可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8。答案:A2.(2013·杭州)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问世,如图是锂原子

2、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原子呈电中性解析:读图可知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它们紧紧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吸引力;原子核内质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3个电子带3个单位负电荷,两者相互抵消,原子不显电性,B、C、D选项可由模型得出,不符合题意。模型不能显示原子的运动,无法得出A的结论,符

3、合题意。答案:A3.(2012·衢州)乙同学在家做作业时,突然闻到从厨房飘过来的鱼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鱼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形成香味感觉的部位是鼻腔D.做作业的控制中心是小脑解析:烧鱼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属于化学变化;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形成香味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不是鼻腔;做作业的控制中心在大脑皮层,不是小脑。答案:B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反应物的分子均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生成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且反应后有一种物质

4、的分子剩余,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即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A5.(2011·湖州)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解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由质子

5、和中子构成,故a为原子,b为原子核,c为核外电子。答案:A6.(2011·杭州)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解析:蔗糖溶于水后,分子分散在溶剂(水)之中,但分子并未发生变化,与分子可以再分的性质无关。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

6、核外电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读也不写,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镉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可以分为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由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小,所以固体难压缩。答案:B选项事实解释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B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分子之间有间隔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氯化

7、钠在水溶液中解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所以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是湿衣服上的水分子不断向空气中运动的结果,夏天温度高,湿衣服晾干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乙烯合成聚乙烯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是将乙烯小分子合成聚乙烯高分子,不是简单地将乙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答案:D答案:质子 核外电子第一讲能力评估训练一、选择题1.(2013·杭州市学军中学调研)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他发现的这一粒子是

8、()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答案:C2.(2013·沈阳)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氢气C.氯化钠D.硅解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的;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答案:D3.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A.2B.6C.8D.14解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答案:B4.(2013·北京)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