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

ID:57045202

大小:4.0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7-28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_第1页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_第2页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_第3页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_第4页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EBOLA疾病知识讲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埃博拉(EBOLA)知识讲座中国援加纳医疗队奉光举2014-08-22最新数据(08-20)概述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高,可达50%-90%。爆发历史1976年苏丹1995年刚果现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爆发原因一非洲丛林里有携带埃博拉病毒动物:猴子、猩猩等某些地区把丛林里的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当做食物爆发原因二在非洲一些地区特殊的直接接触的葬礼习俗:保留死者的体液、全体亲吻死者等在埃博拉的历次爆发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参加葬礼而感染爆发

2、原因三非洲医疗条件和防护措施低下医护人员感染的概率很高医务人员溃乏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本次爆发源头可能是2013年12月6日于几内亚盖凯杜镇的一名2岁儿童,这个镇基本确定为本次爆发的发源地。但具体感染原因不明。病原学知识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外亚型均致人发病。最致命的是扎伊尔(Zaire)亚型,其天然宿主是果蝠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或动

3、物自然宿主为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黑猩猩为首例传染源,但无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一(动物、人—人)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的身体病人或动物的体液:血液等呕吐物分泌物:唾液、汗液、精液等排泄物:粪便、尿液及其污染物:脏衣服、床单、用过的针头及周围污染环境等传播途径二医护人员检查及诊疗患者致医护感染及医院内传播是导致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接触病毒后通过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后感染发病机理病毒进入机体后,破坏人体的体内的正常防御系统及损害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多脏器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EBOLAH

4、AEMORRHAGICFEVERINSUDAN,1976Bulleti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EBOLAHAEMORRHAGICFEVERINSUDAN,1976Bulleti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临床表现潜伏期2-21天早期:类似普通感冒(1~3天)病情进展迅速(5~7天)1.突然发热,经常为高达 (39.4-40.5℃)2.极度虚弱,喉咙痛,头痛3.大量呕吐和腹泻(上述症状发生1-2天后)临床表现极性期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

5、、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人称:“死神”,“七窍流血”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IgG抗体病原学检查:病毒抗原、核酸检测、病毒分离NoguchiMemorialInstituteforMedicalReseach鉴别诊断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排除的其它疾病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伤寒恶性疟疾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

6、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诊断疑似病例:疫区、接触等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实验室血清学病毒检测治疗治疗原则(无特效治疗措施)隔离休息对症和支持治疗特点及预防一不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通过空气传播可能性很小,但建议保持一定距离(1米)特点及预防二特点:有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两类人特别要注意安全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特点及预防三严禁直接身体接触感染者:握手、拥抱、接吻触摸等(保持距离)严禁接触感染者一切事物:唾液、呕吐物、腹泻物、血液、汗液和衣物等(尽可能的远离)特点及预防四远离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黑猩猩、猴子、森林羚羊及豪猪

7、等可能带病毒的动物等尽可能减少与有宰杀及食用野生动物习俗的当地人员及场所的接触吃熟食建议一勤洗手,保持房间清洁,注重个人及家庭环境卫生清洁可用肥皂、酒精、碘酒、洗水液等用品,外出时配带口罩及一次性手套避免受伤,尽可能减少暴露伤口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建议二减少外出及各项聚会尽可能减少同疫区人员的接触和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少吃生食尽可能的远离葬礼或死亡动物等请特别告诉当地员工,作好宣传工作建议三不要恐慌,不要听信谣传如有身体感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问题一:西非出差(国家卫计委)问题二:风险程度(美国CDC)问题三:出差注意事项(WH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