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

ID:57045961

大小:2.2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28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_第1页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_第2页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_第3页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_第4页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的全盛期第4节寺观园林中外园林史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隋、唐(公元589—960年)—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第一节总说第二节皇家园林第三节私家园林第四节寺观园林第五节其他园林第六节小结—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第四节寺观园林佛教和道教经过东晋、南北朝的广泛传布,到了唐代达到了普遍兴盛的局面。佛教的13个宗派都已经完全确立,道教的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逐渐合流,教义、典仪、经藉均形成完成的体系。唐代的统治者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采用儒、道、释三教并尊的策略,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有不同程度地加以扶持和利用。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大的寺观往往是连宇成片的庞大建筑群,包括殿堂、寝膳、客房

2、、园林四部分功能分区。封建时代的城市,市民居住在封闭的坊里之内,缺少为群众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寺观往往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开展社交和公共活动。—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由于寺观进行大量的世俗活动,成为城市公共交往的中心,它的环境处理必然会把宗教的肃穆与人间的愉悦相结合考虑,因而更重视庭院的绿化和园林的经营。许多寺观以园林之美和花木的栽培而闻名于世,文人们都喜欢到寺观以文会友、吟咏、赏花,寺观的园林绿化亦适应于世俗趣味,追摹私家园林。长安是寺观集中的大城市。由于长安城内水渠纵横,许多寺观引来活水在园林或庭院里面建置山池水景。寺观园林及庭院山池之美、花木之盛,往往使

3、得游人们流连忘返。描写文人名流到寺观赏花、观景、饮宴、品茗的情况,在唐代诗文中是屡见不鲜的。长安的寺观园林和庭院园林化的盛况表明了寺观园林兼具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寺观不仅在城市兴建,而且遍及于郊野。但凡风景优美的地方,尤其是山岳风景地带,几乎都有寺观建置,故云“天下名山僧(道)占多”。全国各地以寺观为主体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到唐代差不多都已陆续形成。寺观作为香客的接待场所,对风景名胜区之趋于格局的形成,和原始型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佛教和道教的教义都包含尊重大自然的思想,又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寺观的建筑当然也就力求和谐于自然的

4、山水环境,起着“风景建筑”的作用。郊野的寺观把植树造林列为僧、道的一项公益劳动,也有利于风景区环境保护。因此,郊野的寺观往往内部花繁叶茂,外围古树参天,成为游览的对象、风景的点缀。—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隋唐时期的佛寺建筑均为“分院制”,即由若干各廊庑围合而成的院落组织为建筑群。大的院落或主要殿堂所在的院落,一般都栽植花木而成为绿化的庭院,或者点缀山、池、花木而成为园林化的庭院。“水庭”是唐代寺观园林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从云南昆明圆通寺可看出。这种形式:正殿的东西两侧伸出曲尺形回廊,经过东西配殿联接于南面穿堂殿两侧。此回廊围合的庭院全部为水池——水庭,池中央建八角亭,南北架石拱

5、桥分别与正殿和穿堂殿前的月台相连接。—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该时期比较著名的寺观园林有:慈恩寺、普救寺等—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慈恩寺慈恩寺内大雁塔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扩建为大慈恩寺。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为上座并主持翻经院,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玄奘奏请于寺内建贮存佛经的大雁塔。此寺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唐代名僧玄奘,是这里的第一任主持方丈。另:小雁塔在西安城南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大雁塔(楼

6、阁式砖塔)大雁塔之名的由来,据《大唐西域记》所载:有一寺院,寺僧信奉小乘佛教。有一天,有一僧人见空中群雁飞翔,开玩笑说:今日众僧午饭还没有食,菩萨应该知道来的正是时候。话音未绝,只见一雁退飞到此僧面前,折翅投身自殒。此僧将此情景说与众僧,无不悲感交集,均说这是佛陀设法随机诱导,令我等弃小从大,改信大乘,我等当以教奉。众僧遂埋雁建塔,取名雁塔。大雁塔之名想必取源於此。—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小雁塔—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附:雁塔题名唐神龙年以后,新进士及第,天子赐宴,于曲江聚会宴饮,慈恩塔下题名,

7、相沿成俗。这就是人们说的“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中外园林史<普救寺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