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

ID:57050337

大小:3.15 MB

页数:81页

时间:2020-07-28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1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2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3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4页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录儿童造血及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123学习目标识记复述小儿造血的特点、血液特点说出定义:生理性贫血、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说出贫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解释小儿贫血的病因、营养性贫血的血象特征说明血液性疾病的辅助检查的特征、治疗要点运用识别血液病患儿的护理问题为血液病患儿提供护理学习目标核心名词1、髓外造血2、生理性贫血3、贫血4、缺铁性贫血5、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血友病一、小儿造血特点

2、(一)胚胎期造血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1、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胚胎第6周后开始减退。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1、卵黄囊造血2、肝脾造血期自胚胎6~8周时肝脏开始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胚胎第8周起,脾脏开始造血,此期胸腺与淋巴结也参与造血。胎儿5个月后,肝脾造血功能减退3、骨髓造血:胎儿4个月时骨髓开始造血,并迅速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二)生后造血期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开始,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

3、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因此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2、骨髓外造血:出生后当遇到发生各种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当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骨髓造血。淋巴结500-600个二、血液特点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出生时:RBC5.0×1012~7

4、.0×1012/LHb150~220g/L以后逐渐下降,至2~3个月时出现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原因、发生时间、程度3个月后RBC和Hb逐渐回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血液特点白细胞数与分类总数出生时:(15~20)×109/L生后10天:12×1012/L婴儿期:10×109/L8岁时接近成人水平分类两个“交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左为血涂片淋巴细胞---右为中性粒细胞(二)血液特点血小板:与成人差别不大,150×109~250×109/L血红蛋白种类:出生时以HbF(胎)为主,约占70%,生后迅速被HbA(

5、成人)取代,4个月时HbF<20%,1岁时HbF<5%,2岁时HbF<2%(成人水平)血容量:年龄小,占体重的比例越高:新-10%、儿童8-10%、成人6-8%一、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小儿贫血概述概念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贫血的诊断标准新生儿Hb<145g/L1~4个月Hb<90g/L4~6个月Hb<100g/L6个月~6岁Hb<110g/L6~14岁Hb<120g/L第二节、小儿贫血--323贫血的分度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Hb儿童120~9090~6060~30<30(g/L)新生儿144~120120~9090~60<60二、小儿贫血小

6、儿贫血概述贫血的分度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Hb(g/L)新生儿144~120120~9090~60<60儿童120~9090~6060~30<30分类病因学分类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其他破坏过多(溶血)丢失过多(失血)形态学分类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临床表现取决于贫血发生的程度、速度和贫血的原因一般表现:苍白、发力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肿大其他系统表现二、小儿贫血小儿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念体内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一种贫血临床特点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二、小儿贫血正常红细

7、胞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铁蛋白减少病因-327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不足3、生长发育过快4、吸收减少5、丢失过多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327下对造血的影响:铁缺乏时血红素生成减少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对非造血的影响:上皮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功能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起病缓慢,6个月~2岁多见1、一般表现:苍白、疲乏、无力、不爱活动、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肿大二、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其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炎、口腔炎、异食癖等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烦躁或萎靡心血管系

8、统:心率增快其他:皮、毛、甲的改变二、小儿贫血营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