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

ID:57064074

大小:2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7-30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_第1页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_第2页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_第3页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_第4页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课件通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讲古代汉语通论Ⅱ汉字的构造曌埊豫蘇凡解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陳寅恪“文”(独体字)“字”(合体字)一、“六书”说“六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成书于西周时期的《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 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 也。◆郑众《周礼注》:六书,象形、会意、转 注、处事、假借、谐声也。◆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六书作了具体解释,并给出了字例:▲一

2、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诎”通“屈”),“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谊”通“义”),以见指撝(“撝”通“麾”),“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后人多采用许慎的六书名称、班固的六书次序,将六书界定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许慎例字分析:指事字——象形字——形

3、声字——会意字——转注字——假借字——上下日月江河武信考老令长“四体”“二用”清儒戴震“四体二用”二、汉字的构造类型(一)象形字象形字的字形是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作曲折变化。一般分为两类:1、独体象形2、合体象形页(xié)(二)指事字指事字是以点画等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抽象意义。一般分为两类:1、用纯粹符号来表示意义2、在象形字上附加指事性符号来表意上二七甲(三)会意字会意字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要表达的意义。曌(四)形声字形声字是指由形符(意符)和声符(音符)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字,其中形符表义(意义类属),声符表音(音近或音

4、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词音词义词形声字形符音符形符或符号词词音词义★★★★★★★★1、形声字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六种:左形右声——沐诂购右形左声——期功攻上形下声——草藻罟下形上声——基辜想内形外声——闻问辩外形内声——裹固阁2、形声字形符、声符所处位置的一些特例,如:雖——形符是“虫”,声符是“唯”在——形符是“土”,声符是“才”《说文》:“在,存也。从土,才声。”3、会意兼形声和形声兼会意婚娶驷(注:《说文》此处解释有误)仲五、转注和假借学界无定论作业:指出下列汉字的结构类型(属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中的哪一种)1、孬2、颖3、火

5、4、亦5、及6、(前)7、(既)8、(出)9、(受)10、(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