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论文.doc

大学美育论文.doc

ID:5706726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31

大学美育论文.doc_第1页
大学美育论文.doc_第2页
大学美育论文.doc_第3页
大学美育论文.doc_第4页
大学美育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美育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识教育课程论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姓名:XXX提交日期:2012年11月26日学生签名:XXX学号2011XXXXX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美育任课教师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姓名:XXX摘要中国古代园林风景如画,别具风格,历史悠久,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是东方园林的典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代园林在造园时,注重以整体为美,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古

2、典美学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和阐释。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古典美学审美情趣以和为美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民几乎是靠天吃饭,使得人们对自然、对天地都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这也就促使古典美学风格的形成。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中国古代伟大的园林艺术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古典园林。同时,

3、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西方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的美感。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受道家的影响,古典美学兼重虚实相生,追求若有若无的那种飘渺之美。据典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始于商周的囿,秦汉的苑,明清时达到创作的高峰。总的来说,看过这些园林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园林的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这一点和西方的园林有极

4、大的区别,对比之下,中国古代园林做到了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回到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名字。他们通过牌匾、石碑或者门额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情景融为一体使园林生出许多情趣,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使游人在吟赏玩味之余,启迪智慧,增添游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同时,园名也体现造园家的主观情趣和统领全园的创作风格。而中国古典园林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往往是景随名出。比如徜徉于苏州留园,在“涵碧山房”赏青山绿水,在“闻木樨香轩”闻桂花飘,在“清风池馆”沐浴明月清风,在“壕濮亭”观鸟兽禽鱼……移步之间,一个个景点便随名而

5、出,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将游客带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之中。这些和谐、有序的安排,大大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情趣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是一个由“意”与“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中国园林在创造过程中,创作者为了体现自身的情怀和追求,往往会

6、以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为材料,创造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的艺术景象,达到了境生于象外、情景交融的美学意境。而往往那些创造者又是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样他们就更加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每逢月夜,皓月当空,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同样说明了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区别。中国的美学不仅仅只注重单单一个“美”字,而是追求更高美学感受。中国古典美学最忌直露,所以园林艺术也以含蓄深邃、曲折多变闻名于世。一座好的园林,

7、绝不会让游人一下就看到全园最精华的部分,一些构思精妙的佳景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或“欲扬先抑”。在景点的空间布置上,创作者会在相地,选址后,对园林进行从分区到各要素的统筹安排,确定他们的位置和相互关系,通过有机组织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中国园林以深邃含蓄,曲折多变而闻名于世,究其原因不外乎园林空间的分割与组合。所谓分景就是以山水、植物、建筑及小品等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或通道,以达到增加景色的量和质的目的,使园景虚实变换,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因此在布局设景,中国古典园林为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叉一村”的境界,总是尽量避免形成一

8、览无余的视觉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移步换景,从而形成一种含蓄幽深、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例如北京的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