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大全.pdf

修辞手法大全.pdf

ID:57072973

大小:451.2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02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1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2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3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4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5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6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7页
修辞手法大全.pdf_第8页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大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辞手法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不能忽视。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

2、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

3、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3、拟人的作用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

4、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4、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三、夸张:1、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2、夸张

5、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3、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4、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四、排比:1、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

6、以增强表达效果。。2、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3、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4、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五、对偶:1、什么是对偶(又叫对仗)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2、

7、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3、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4、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六、借代:1、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2、判断要点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3、典型句子(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七、反问:1、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

8、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2、反问的作用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