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

ID:57073425

大小:5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2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_第1页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_第2页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_第3页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 干胶膜制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83.060B72雷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11--2008/ISO498:1992代替GB/T18011~1999浓缩天然胶乳干胶膜制备Naturalrubberlatexconcentrate--Preparationofdryfilms(ISO498:1992,IDT)2008-05-15发布200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岱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仲GB/T18011--2008/IS0498:1992刖吾本标准等同翻译ISO498:1992{浓缩天然胶

2、乳干胶膜制备》(英文版)。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GB/T8290、GB/T8298,这两项标准与ISO498:1992的相应部分没有技术性差异。本标准代替GB/T180111999{浓缩天然胶乳干胶膜制备》。本标准与GB/T18011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删去了Is0前占;按GB/T112000和GB/T20001.42001的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标准化技

3、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光,黄茂芳,陈成海,余和平。本标准于1999年11月首次发布。GB/T18011--2008/ISO498:1992浓缩天然胶乳干胶膜制备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卫生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浓缩天然胶乳制备没有气泡的均质干胶膜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巴

4、西橡胶树胶乳。不一定适用其他天然胶乳、配料胶乳、硫化胶乳、水胶浆和合成胶乳。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290天然浓缩胶乳取样(GB/T82901987,eqvISO123:1985)GB/T8298浓缩天然胶乳总固体含量的测定(GB/T82982008,ISO124

5、:1997,MOD)3设备3.1模具:可用宽6mm、厚1.5mm的玻璃或硬质塑料片粘结在玻璃板上制成。粘结剂采用环氧树脂或聚醋酸乙烯酯的丁酮溶液。模腔大小视试验样品要求而定,例如长为150mm~200mm,宽为110mm~120mm。当用总固体含量为62%(质量分数)的胶乳充满模具时,所制备的于胶膜厚度约为1mm。注: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胶膜周边会比中间的厚些。3.2方孔筛网:过滤胶乳用,用聚酰胺或不锈钢制成,平均孔径为180p-m±10/zm。3.3直尺: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3.4橱柜或有遮盖的地方:清洁、干燥

6、、没有灰尘,放置模具的表面要水平。3.5烘箱:能保持35℃土2℃。3.6纤维素薄膜:透明薄膜。3.7于燥器或密闭容器。3.8烧杯:容积为50mL。4取样按GB/T8290规定的方法取样。5操作步骤按GB/T8298规定的方法测定胶乳的总固体含量。如果胶乳的总固体含量低于或等于62%(质量分数),制备胶膜时可不必稀释。若总固体含量高于62%(质量分数)时,应加人蒸馏水稀释至61.5%(质量分数)。将胶乳样品轻轻地混合均匀,并静置5min。小心地把35mL~40mL胶乳用方孔筛网(3.2)过滤,滤人一只50mL玻璃烧杯

7、内,静置5min。为尽量地减少胶乳表面干燥,在静置期间烧杯应加盖。可用一片滤纸刮除烧杯内胶乳表面的泡沫。GB/T18011--2008/ISO498:1992将模具(3.1)放在橱柜或有遮盖的地方(3.4),然后把胶乳徐徐不断注入模具内,使形成的胶膜在该地方干燥。注模时,烧杯应靠近模板往复移动,避免气泡形成。注入的胶乳量应比完全充满模具所需的稍多一些。让模具内的胶乳静置1rain,然后用干净的直尺(3.3)横过模框均匀地刮去多余的胶乳,直尺的移动速度可为25mm/s,只可刮一次。将铸成的胶膜在正常的、没有灰尘的大气

8、中干燥不少于16h(即隔夜)。室温干燥后,把胶膜放进烘箱(3.5),在35℃±2℃的温度下继续干燥。当胶膜手感足够干时,小心地将它从模具里剥下,尽可能少触及胶膜的表面。把胶膜翻转,再平放在一块清洁而透明的纤维素薄膜(3.6)上,在35℃土2℃的温度下至少再放置24h。胶膜干燥后,用同样的纤维素薄膜盖上尚未覆盖的表面。胶膜的干燥程度有时可以用它的透明度来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