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

ID:57075221

大小:34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8-01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_第1页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_第2页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_第3页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_第4页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规范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产业扶贫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我县产业扶贫工作,在认真总结归纳我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工作规范。一、资金来源湘潭县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县级财政预算资金、上级财政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整合用于产业扶贫的财政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的其他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及以财政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二、基本原则1.乡镇主体责任原则。项目实施和管理按照“经营主体自愿申报、乡镇复核把关、县级批复备案、乡镇组织实施和验收、县级抽检、资金拨付”的流程进行。2.向非贫困村倾斜原则。重点支持非省定贫困村产业扶贫项

2、目,原则上不再向省定贫困村安排。资金按照“专帐核算、严格验收”的原则进行管理。3.不重复享受政策原则。在项目实施期内,帮扶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得重复在多个实施主体(项目)申报扶贫资金支持,自主创业贫困户以户为单位申报后也不得再在其他实施主体(项目)中重复申请资金支持。4.严格甄选帮扶主体原则。参与产业扶贫的农业经营主体(帮扶主体),是指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以产业发展为平台,与帮扶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帮扶22对象实现脱贫致富的农业企业(休闲农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含专业大户)等经济主体,产权清晰、管理规范、运转正常,没有拖欠农民工工资,未列入农业农村部门项目实施

3、黑名单。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有带动帮扶对象共同发展的意愿、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抵御产业风险的基本能力,对推动区域内产业发展有较大贡献。妇联、工商联、文联、协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等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没有在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的单位不能申报产业扶贫项目。5.非现金帮扶原则。帮扶措施是指帮扶主体通过免费提供农用物资、生产设施、种子种苗、技术培训、防疫、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上门指导、保底价回购、土地流转、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收益分成、股本分红、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生产保险等措施,带动帮扶对象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4、进而实现稳定脱贫。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通过帮扶主体实施帮扶措施以非现金方式量化到帮扶对象,保底价回购、土地流转、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收益分成、股本分红、贷款贴息等帮扶措施视为非现金方式。三、支持产业范围和资金使用方向严格按照《湘潭县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中确定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优质稻及高效经作产业(含蔬菜和湘莲)、优势畜牧产业、特色水产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林业等产业予以支持,支持的主体包括参与产业扶贫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殖业和流通领域的农业产业化企业22(休闲农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有一定规模的种养贫困户等。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用于奖扶全县参与省、市

5、、县、乡镇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一般项目、自主创业、“村企联动”等产业扶贫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优先支持带动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增收成效显著的经营主体。四、支持内容及标准(一)县以上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入选标准:县产业扶贫办(县农业农村局发展计划股)统一组织实施,参照省、市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相关要求和工作举措,由农业产业化企业(休闲农庄)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牵头,通过多种帮扶手段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要求帮扶贫困人口数量分别达到200人(省级)、120人(市级)、80人(县级)以上且产业带动有显著成效,帮扶对象年收益达到800元/人以上(委托

6、帮扶、股份合作为财政量化资金的10%以上,帮扶期后由各方协商确定利益分配)。探索“一县一特”(湘莲产业)产业扶贫模式。支持方式:项目财政支持资金80%以上必须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量化到贫困户的支持资金不少于1000元/人(其中财政资金为1000—2000元/人,单个项目标准一致),主要支持帮扶主体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支出,带动贫困户增收。“村企联动”产业扶贫项目入选标准和支持方式参照实施,但帮扶贫困人口数量不作要求。22(二)乡镇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入选标准:乡镇统一组织实施,参照县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相关要求和工作举措,确定主导或优势产业,由农业产业化企业(休闲农庄)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7、牵头,通过多种帮扶手段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要求帮扶贫困人口数量达到40人以上且产业带动有显著成效,帮扶对象年收益达到600元/人以上(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为财政量化资金的10%以上,帮扶期后由各方协商确定利益分配)。探索结合本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的产业扶贫模式,打造工作新亮点。支持方式:项目支持资金80%以上必须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量化到贫困户的支持资金不少于1000元/人(其中财政资金为1000—2000元/人,单个项目标准一致),主要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