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

ID:5709256

大小:2.70 MB

页数:215页

时间:2017-12-05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_第1页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_第2页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_第3页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_第4页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授课教师:韩颖慧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第十章法律法规知识与信用监管第三章企业信用管理概述第四章企业信用政策第五章客户管理第六章企业信用风险转移第七章征信工作原理与准则第八章资信评级第九章专业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本章要点1.监管方面对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2.行业自律组织对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3.企业信用制度对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信用管理师2005年3月,国家劳

2、动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职业定义:在企业中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2006年1月,职业建设正式启动职业等级:(1)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2)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3)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管方面法律法规要求政府信用监管的要求基本精神与原则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企业信用制度行业自律行业从业人员自律国内外行业组织对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一节来自监管方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守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政府信用监管的要求服从政府信用监管部门的监督与

3、管理适当保存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信用监管部门查证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行业自律同业之间要相互尊重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不得在两家及以上的信用服务机构执业不能采用恶性竞争的手段国内外行业组织提出规范要求,减少业务风险第二节行业自律国内外行业组织提供的服务提供教育:法律、技术、工作方法组织游说活动:影响立法的方向创办刊物:介绍新方法,改善信用管理工作信息交流:共同话题或客户交流意见和信息保密性:最高原则不得泄露委托人名称不得透漏资料来源客观性:最基本原则提供真实信息不做不当交易专业性:最本质原则、知识专业化、技能专业化、方法专业化国内外行业组织对

4、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三节企业信用制度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一、基本精神与原则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发达国家企业界一句名言:“哪家企业没有坏帐,就离破产不远了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10比1规律”英国著名信用管理专家爱德华指出:客户拖欠货款所造成的损失通常是赊销坏帐损失的10倍二、职业道德1.恪守基本精神与原则2.接受所属机构管理3.主动出示执业证件,主动介绍信用管理产品与服务信息4.不得误导、诱导客户5.不影响客户的正常活动,主动避免利益冲突6.不得挪用、侵占各项费用,不得超越权限执业7.负有保密义务8.按照相应规定处理信用管理成果第三节企业信用制度对

5、职业道德的要求职业守则(1)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勤勉尽责。(2)维护本企业的社会声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同行,同业互助,公平竞争。(3)遵守企业保密制度,保守职业秘密,维护国家信用信息安全,尊重个人隐私权。(4)严格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维护企业的信用制度。(5)评价客户客观、公正、真实,不误导雇主和客户。(6)决不擅自更改客户的信用记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篇)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信用的贡献信用风险的存在社会信用体系资料: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信用体系建设初期,信用信息

6、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据加拿大《格瑞贝斯环球财经报道》杂志等有关媒体报道,中国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违反经济秩序等问题造成的损失已占到中国GDP的20%,直接和间接经济相当于中国每年财政收入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信用缺失或信用行为不当,不仅造成了经济关系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叶檀:一个集团整垮一个县的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大(2002年)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三中全

7、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

8、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2007年,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进一步明确“以法制为基础,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