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

ID:57108380

大小:89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7-3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_第1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_第2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_第3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_第4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分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区域空间结构区位理论概括单项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定位规律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研究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目的:如何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如何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点: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形成的中心;线:由线路所组成的网络,重要基础设施;网络

2、:由点和线路相互连接而成;域面:区域内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地域核心(经济中心)外围地域(经济腹地)网络系统(经济网络)另外一种分法: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1、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势能)2、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3、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1、经济活动的区位势能指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交通运输指向技术经济指向行政力量指向原料地指向;燃料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2、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个空间相互作用(主动因)集聚扩散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3、经济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效应产生的机制区域的区位势能;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效应的追求;集聚经济: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最典型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从产业的空间集聚看集聚经济可以促进劳动力组织的专业

4、化;可以规避中间商,节省交易成本;可以共享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利于商品制造者、供给者与顾客之间产生更为自由的信息传播;集中必然会带来竞争,而竞争促进创新;集中地优越利于加快了区域内企业推广创新成果的速度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区域经济扩散

5、的机制主要有:1、避免集聚不经济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3、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4、政府的干预作用扩散的几种形式:近邻扩散等级扩散跳跃式扩散随机扩散孤立、分散的均质无序状态局部集聚非均衡的低级有序状态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一方面聚集经济作为空间聚集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更多的经济活动主体为获得聚集经济就向某一区位进一步集中,由此导致相关人口、企业和产业的集中,聚集经济吸引更多非密切相关的人口与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开始了城市化过程,“城市象雪球一

6、样越滚越大”。案例:另一方面聚集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聚集和规模扩大。即几乎与聚集同时,会引起拥挤成本、社会成本、要素投入成本、规模不经济等导致聚集不经济,聚集不经济的存在,削弱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果。聚集不经济通过削弱集中经济的力量,降低了空间聚集的整体经济效果,从而减弱了聚集利益对厂商、居民的吸引力,进而出现扩散效应。3、空间近邻效应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只要能够基本满足所必需的技术要求、经济效益,各种经济活动都倾向于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也就容易与空

7、间上近邻的相关经济活动或区域发生联系。而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各种经济活动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影响都将相应地减小。空间近邻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有需求、有供给,才会发生相互作用,供需关系越旺盛,作用力越强。中介性: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输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通达性:可运输性,通信和交通的连结,通达性越好,作用力越大。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1、影响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技术;体制和政策因素2、空间结构演化模式:(1)中心-外围模式独

8、立地方中心;中心-外围阶段;副中心形成阶段;城镇体系成熟阶段;(2)点轴开发模式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