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

ID:57111283

大小:847.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7-31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1页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2页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3页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4页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基本知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机基本知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白延斌9/8/20211内容提要机械通气发展史呼吸机构成及工作原理常用机械通气模式9/8/20212机械通气发展史9/8/20213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早在15世纪,人们开始在动物身上施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风箱式正压通气技术。200年后的1792年首次在人身上实行了有创正压机械通气。9/8/20214因当初的技术过于粗糙,相关设备也很简陋,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后,许多患者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到了1827年有学者向法国科学院提交报告要求终止进行有创正压通气

2、。9/8/20215面对这种局面,机械通气的研究在二个方面继续展开:一是改进人工气道技术,二是寻找其他途径,避免建立人工气道。前者的探索与19世纪的麻醉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促进了“铁肺”等体外负压通气技术的发展。9/8/202161929年JAMA杂志上刊登了有关应用“铁肺”成功抢救一例脊髓灰质炎女孩的论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后因体外负压通气的种种弊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故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铁肺”逐渐让位于技术得到很大改进的有创正压通气技术。9/8/20217铁肺9/8/2021820世纪初,随着人工气道技术

3、和喉镜直视气管插管技术的成熟,正压机械通气在麻醉和外科领域得以迅速发展。1940年,第一台间歇正压通气(IPPV)麻醉呼吸机被发明,用于胸科手术和ARDS。1946年,Bennet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初具现代呼吸机基本结构的间歇正压呼吸机PR-1A(气动气控压力限制型)。9/8/20219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呼吸力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哮喘和慢阻肺呼衰等常见病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9/8/202110机械通气的发展历程口对口人工呼吸

4、1800年前,金匮要略、华佗医方中有类似体外按压人工呼吸的记载1300年前,圣经上有“口对口”描述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创1792年,首次在人身上实施气管切开、插管及风箱式正压通气技术。负压机械通气无创1928年,“铁肺”箱式负压治疗机。人力作动力电力机械作为动力正压机械通气1950’让位于技术上得到很大改进的有创无创呼吸机多功能呼吸机1981年Sullivan无创口鼻面罩。人工智能呼吸机人工智能无创呼吸机并存时代9/8/202111呼吸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9/8/202112呼吸机的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或三部分:主机(气路单元+监控单元)湿化器

5、(温控+湿化灌)空、氧气源提供装置—压缩机(涡轮机)+O2气源—中心气源(Air、O2)9/8/202113呼吸机各部分主要功能主机——气源处理、吸呼控制、监测报警混合器——外置或内置机械式,比例阀混合。湿化器——病人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病人管路——螺纹管、接湿化器或雾化吸入器,病人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传输。气源——以适当方式提供压缩空气和氧气)其它——主机和病人管路的固定或支撑装置9/8/202114空氧配比方式机械配比电子配比9/8/202115有创正压通气的人机系统工程输入主机的气体为高压,要求干燥、洁净;输出给病人的混合气体为低压,要

6、求温暖、湿润并达到有效的肺泡通气量。9/8/202116基本原理示意图9/8/202117呼吸机的分类目前没有统一分类标准,可按习惯分为:按使用对象成人型、婴幼儿型、通用型多功能呼吸机;按工作原理气控气动、电控气动、电控电动呼吸机;按人机接口方式有创或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按机器的功能急救、麻醉、治疗、家用、高频振荡、喷射。9/8/202118常用通气模式的特点9/8/202119机械通气吸、呼切换状态分析两个“开始、转换或切换”两个“相或过程内含保持”9/8/202120正压通气和生理性呼吸的区别9/8/202121主要物理量和参数时间量

7、及参数气体流量及参数气道压力及参数温度、湿度参数注意:需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各参数的物理涵义及其作用或影响。9/8/202122时间参数(1)通气频率(f:12~20)bpm(2)吸呼比(I:E=Ti:Te)(3)吸气时间Ti(s)、Trise(s)(4)呼气时间Te(s)(5)屏气时间TP(s)是吸气时间的一部份,通常设定为Ti的10%,临床根据病情和呼吸习惯适当增加或减少。周期:T=Ti+Te,f=60s/(Ti+Te)bpm9/8/202123容量和流量参数(1)分钟通气量(MV,L/min)=VT×f(2)潮气量(TV/VT,ml)=

8、VTI=VTE=∫F.dt(3)吸气流量(F,l/s),是一个动态参数,峰值流速Fpeak:影响吸呼比和吸气波形(4)流量触发灵敏度(FT,L/min),包括吸气和呼气触发灵敏度(需高速动态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