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ID:5711195

大小:214.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2-23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1页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2页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3页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4页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利银滩基坑支护及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利银滩P2区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2.1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相关施工图2.2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2.3国家及地方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文件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J/T15-20-9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二.工程概况及工程岩土工程条件2.1工程概况保利银滩项目场地位于阳江市海陵岛闸坡

2、镇南村,南面即为南海海岸,西侧离广东“南海一号”博物馆约2Km。其中P2区拟建的建筑均为高层海景楼,包括4栋26层及2栋30层共计6栋高层建筑。场地区域为剥蚀残丘地貌缓坡地与海滩地貌相重合,场地原为沙滩,经填土(砂)未平整,地面起伏稍大,高差最大约为4m。2.2工程气候条件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年平均气温22℃广州富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第26页保利银滩P2区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冬暖夏凉,四季常春,夏季漫长(约4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炎热,无冬季。年平均气温为22.3度,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度;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4.7度。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37.5度);日最高气温≥

3、35度的日数不多,年平均1.5天;极端最低气温为-1.4度。阳江平均年降雨量为2290.6mm。4~9月降雨量相对集中,各月的到降雨量均在200mm以上。其中5月份的降雨量最多,为420.6mm;12月份的降雨量最少,仅有27.5mm。年降雨日为159天,6月最多,为20.7天,11月最少,为5.0天。降雨强度较大,年平均有12个暴雨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2~9月各月的相对湿度均≥80%,10月至次年1月各月的相对温度≤80%。全年总日照时数约1500~2100小时,2~3月多阴雨天气,月日照总时数只有50~80小时,也是最潮湿的季节。场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

4、来源,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补给期,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地层条件是地下水赋存的条件和基础。2.3地层岩土特性各岩土层分述如下:2.3.1人工填土层(Qml)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颜色主要为浅黄色、灰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中细砂,局部夹少量碎石、块石、粉质粘土等,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状,稍湿~湿。本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直接出露于地表,绝大多数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4.35~8.40m,厚度为6.00~10.20m,平均厚度8.48m。2.3.2海相沉积层(Qm)广州富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第26页保利银滩P2区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本层分布范围较大,大部分钻孔有

5、揭露,按组成成份有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细砂、粗砂、砾砂及圆砾,现分亚层分述如下:2.3.2.1粉质粘土层本层在场地内暂未有揭露。2.3.2.2淤泥质土层(2-2)深灰色等,流塑状,含少量粉细砂,局部夹粉砂薄层,具臭味,本层分布较广泛,大多数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8.60~-2.38m,厚度为1.60~9.30m,平均厚度4.49m。2.3.2.3淤泥质粉细砂层(2-3)深灰色等,松散-稍密状,组成物主要为细砂及少量粉砂,含有机质和少量淤泥质土,局部夹少量贝壳碎片,具臭味,本层局部分布,层顶标高为-9.82~-1.70m,厚度为2.40~6.90m,平均厚度3.91m。2.3.2.4细砂

6、层(2-4)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状,含水饱和,主要为石英砂,含较多粘性土,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呈透镜体产出,层顶标高为-6.12~4.62m,厚度为1.60~9.30m,平均厚度3.90m。2.3.2.5中粗砂层(2-5)浅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多呈稍密状,局部松散状或中密状,含水饱和,主要为石英砂,含较多粘性土,并含有中细砾石,在场地内零星分布,呈透镜体状,层顶标高为-1.82m,厚度为3.30m。2.3.3残积土层(Qel)广州富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第26页保利银滩P2区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由花岗岩风化作用而形成风化残积土,棕黄色、棕红色、褐黄色,青灰色

7、等,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以粉粘粒为主,根据室内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和野外鉴别结果,在本场地内,其风化产物主要为砂质粘性土,局部夹砾质粘性土和粘性土。根据其塑性状态分二个亚层:<3-1>和<3-2>,现将各残积土层分述如下:(1)可塑状砂质粘性土层(3-1):本层在场地内缺失,暂未见揭露。(2)硬塑~坚硬状砂质粘性土层(3-2):本层分布较广泛,多数钻孔中有揭露,层顶标高为-16.05~-5.74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