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

ID:57112250

大小:618.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7-31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2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apter2Neo-classicalInternational TradeTheory第一节赫—俄模型比较优势形成的根源在哪儿?两国为什么会存在生产的机会成本的差异?贸易对国内生产要素的收益影响如何?古典经济学家没有回答。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此方面做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也称新古典贸易理论。赫俄体系,可以概括为:“要素禀赋定理”、“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2一、相关概念1、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s)生产要素:生产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必须

2、投入的生产因素或者使用的生产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再加上企业家才能则成为四要素。新古典经济中,生产要素仅为前三个。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判断一国要素禀赋状况,即认定它与某一贸易伙伴国相比,何种生产要素相对丰裕(RelativeAbundance),何种要素相对稀缺(RelativeScarcity)。3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指的是各种要素的相对数量的不同。要素丰裕度,即指在一国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所占的比例。可以衡量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丰裕度的计量方法有两种:一是实物定义法(Physi

3、calDefinition),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为K1/L1和K2/L2,且有K1/L1>K2/L2,则相对于乙国而言,甲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相对甲国,乙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这是单从要素供给角度考虑的。4另一种是价格定义法(PriceDefinition),如果资本、劳动的价格分别为r、w,两国利率、工资之比r1/w1和r2/w2,且有r2/w2>r1/w1,则相对于乙国而言,甲国资本丰裕;而相对甲国,乙国劳动丰裕。在生产技术和消费偏好相同时,两种计量方法结果一致。如果不同,则不一致。要素丰裕和要素稀缺

4、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素丰裕可以理解为一国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所占的比例大于别国,也可以理解为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前者仅从供给角度考虑,后者同时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因此,价格法更为科学。52、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比。这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与绝对投入量无关。一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该产品的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素种类不同,可以将产品分为若干类型。如仅考虑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生产纺织产品的劳动投入比例最大,则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电子

5、产品,资本投入比例最大,则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6二、赫—俄模型(H-O模型)的主要内容赫—俄模型又称为要素禀赋定理、要素相对缺少定理。1、前提假设(1)2-2-2模型的分析方法。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技术)。(2)要素丰裕度假设。甲国劳动要素丰裕,乙国资本要素丰裕。(3)要素密集度假设。商品X为劳动密集型,Y为资本密集型。(4)技术相同假设。两国有相同的技术水平,即有相同的生产函数(Q=f(K,L)):投入同样数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同样数量的某种商品。这样,两国有相同的等产量线。7LK0AB0LK甲国乙

6、国左图:等产量线:Q=f(K,L)A点,B点:K、L不同。蓝线斜率:K和L的相对价格:w/r右图:等成本线:C=rK+wL直线斜率为相对价格w/r,甲国斜率绝对值大,劳动价格高,资本相对丰裕。8两国分别如何确定在等产量线的A点、还是B点进行生产,即用劳动多点儿,还是资本多点儿?这取决于各国的要素价格。要素价格不同时,生产商品时,每个国家的生产者都会更多地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以减少成本。结合前面2个图,甲国会在A点生产,乙国会在B点生产。9(5)要素流动假设。国内商品、要素市场都完全自由竞争,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国际间不能

7、流动。(6)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即f(tK,tL)=tf(K,L)。(7)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则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形状和位置都相同。(8)自由贸易假设。没有运输成本、关税以及其他限制贸易自由的障碍。这意味着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会一直进行到商品的相对价格在贸易双方取得一致为止。102、推理过程与主要结论赫—俄模型,即要素禀赋理论为:各个国家之间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一国在相对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那种商品的生产上享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流向:推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某一要素丰裕的

8、国家该要素缺乏的国家出口该要素密集型产品11商品价格商品成本技术要素价格要素供给要素的引致需求商品的最终需求需求偏好收入分配12单箭头表示假定不变的因素。继承之处: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而价格差异由商品成本绝定。创新点:技术水平不变时,商品成本差异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而要素价格差异是由各国要素的相对丰裕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