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

ID:57113689

大小:343.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7-31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_第1页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_第2页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_第3页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_第4页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按PV2=恒量规律膨胀的理想气体,膨胀后的温度为:[C](A)升高;(B)不变;(C)降低;(D)无法确定.2.标准状态下,若氧气和氦气的体积比V1/V2=1/2,则其内能E1/E2为:[B](A)1/2;(B)5/6;(C)3/2;(D)1/3.3.如图所示为定量理想气体内能E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等压过程4.容器中储有定量理想气体,温度为T,分子质量为m,则分子速度在x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为:(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讨论)[D](A)(C)(B)(D)5.定量理想气体,vP1,vP2分别是分子在温度T1、T2时的最可几速率,相应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

2、别为f(vP1)和f(vP2),当T1>T2时,(A)vP1>vP2f(vP1)vP2f(vP1)>f(vP2);(D)vP1f(vP2).[A][C]6.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一倍时,该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A)和都增大一倍;(B)和都减为原来的一半;(C)增大一倍而减为原来的一半;(D)减为原来的一半而增大一倍。7.下列各式中哪一种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为气体的质量,m为气体分子的质量,N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为气体分子密度,

3、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mol为摩尔质量。)[A](A)(C)(B)(D)8.一瓶氦气He和一瓶氮气N2质量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C](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B)温度、压强都不同。(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D]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A)和都增大.(B)和都减小.(C)减小而增大.(D)增大而减小.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气体分子质量为m.根据理想气体分子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

4、速度在x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A)(B)(C)(D)[D]11.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的细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滴作活塞,大容器装有氧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水银滴静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时这两种气体的质量密度哪个大?[A](A)氧气的质量密度大.(B)氢气的质量密度大.(C)质量密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12.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B)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C)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D)氧分子

5、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D]13.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A)与T无关。(B)与成正比。(C)与成反比。(D)与T成正比。[C]三种速率比较讨论平均平动能讨论分子的碰撞问题讨论分子的分布问题T例:用总分子数N、气体分子速率v和速率分布函数f(v),试表达下列各量。1.的分子数3.的分子平均速率2.一分子的概率第二部分热力学定律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 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该

6、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 外作了正功.以上正确的断言是:[C](A)(1)、(3).   (B)(2)、(3).(C)(3).      (D)(3)、(4).(E)(4).2.(学习指导书5题)某理想气体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I(abcda)和II(a’b’c’d’a’),且两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设循环Ι的效率为,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的热量为Q,循环II的效率为',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的热量为Q',则(A)<',QQ',(C)>',Q',Q>Q'.[B]3.

7、(学习指导书6题)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1和S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S2;(C)S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