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

ID:57116803

大小:3.32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7-31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_第1页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_第2页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_第3页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_第4页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钢热处理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钢的热处理概述1、小实验(弹簧的热处理)2、实验表明:同一成分的钢,经不同(热)处理,性能各不相同→说明其内部组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3、热处理(HeatTreatment)定义时间温度热处理工艺示意图加热保温T冷却将材料在固态下经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加工工艺。4、热处理运用条件加热冷却过程中存在固态相变或固溶度的变化。5、热处理工艺的分类根据加热、冷却方式不同,钢的组织、性能变化特点不同,将热处理工艺分类如下:1)普通HT:退火、正火、淬火、回火2)表面HT:表面淬火、

2、化学HT3)其它HT:可控气氛HT、真空HT、形变HT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一)加热目的一、转变温度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940温度,℃00.20.40.60.81.01.21.4700660740780820900860C,%GSA1Ac1Ar1A3Ac3Ar3AcmAccmArcm(二)加热温度(T℃)转变温度T℃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平衡转变T℃A1A3Acm实际加热转变T℃Ac1Ac3Accm实际冷却转变T℃Ar1Ar3Arcm二、奥氏体的形成(一)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1、奥氏体的形核;2、奥氏体核心的

3、长大;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二)非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F+PF+A过共析钢:Fe3CⅡ+PFe3CⅡ+A亚共析钢:AAAc1Ac3Ac1AcCm三、奥氏体的长大与晶粒度(一)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大小对转变产物晶粒大小的影响1、三种晶粒度:〔起始晶粒度〕:P体刚转成A体时的晶粒度〔实际晶粒度〕:实际加热条件下的晶粒度〔本质晶粒度〕: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冷却后测得的晶粒度2、本质粗晶粒钢与本质细晶粒钢的区别本质细晶粒和本质粗晶粒(二)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

4、时间2、加热速度加热T℃越高,保温时间越长A越粗大加热T℃一定,加热速度越快A越粗大3、钢成分的影响溶入A中,促进晶粒长大以碳化物存在于A中,抑制晶粒长大CAl、Ti、V、Zr、Nb等强烈阻碍A晶长大Cr、W、Mo一般阻碍A晶长大Mn、P促进A晶长大第二节钢在冷却时的转变有两种HT冷却方式:1)等温冷却,2)连续冷却12临界点温度时间保温加热热处理的两种冷却方式(示意图)1-等温冷却;2-连续冷却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等温转变】将A体化后的钢快冷至A1以下的某个T℃进行等温,在等温期间A体所发生相与组织的转变。

5、(一)共析钢过冷A体的等温转变(TTT)曲线1、转变曲线的建立因其形状象“C”,故亦称作C曲线。2、转变曲线图的分析TtA1MsMfT1T2T3T4T5T6共析钢等温转变曲线的测定(示意图)DΔFVA1TV以上两方面综合作用结果就造成了转变曲线“C”的形状。热力学:ΔF=F新-F旧形核驱动力增加T℃降低ΔT增加动力学:扩散系数D降低T℃降低形核和长大深度降低1、含碳量C%影响亚共析钢多一条F体析出线;过共析钢多一条Cm体析出线。随着含C%亚共析钢“C”右移;过共析钢“C”左移;共析钢“C”曲线最右。(二)影响“C”

6、曲线的因素2、合金元素的影响a)对“C”曲线位置的影响:除Co、Al之外,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没溶入奥氏体以碳化物形式存在,反而降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左移。b)对“C”曲线形状的影响形成碳化物合元素铬、钼、钨、钒等当其含量较多时,还能使“C”曲线形状发生改变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A体化温度↑保温时间↑A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二、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及其性能根据“C”曲线将A体等温转变分为:过冷A体等温转变组织有三种类型:A1~鼻部:高温转变,形成珠光体(P)

7、类组织——P体转变;鼻部~Ms:中温转变,形成贝氏体(B)类组织——B体转变;Ms~Mf间:低温转变,形成马氏体(M)类组织——M体转变;(一)珠光体类组织与性能(A1~550℃)1、P体形态与转变特点转变特点:扩散型转变(即通过铁、碳原子的扩散发生相变)。转变产物:A1~650℃:粗PHRC15-25650~600℃:细P(索氏体S)HRC25-35600~550℃:极细P(屈氏体T)HRC35-402、P类组织性能:与Cm体片层间距有关转变T℃越低,组织中片层间距越小,Cm体弥散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强度、

8、硬度越高。珠光体P,3800×索氏体S8000×屈氏体T8000×(二)B体类组织与性能(550℃~Ms)1、贝氏体组织形态350℃~MS----针叶状----下贝氏体B下α过饱和+ Fe2.4C(细小粒状)电镜下观察贝氏体的形态,将其分为:550~350℃----羽毛状-----上贝氏体B上α过饱和+ Fe3C(短杆或小片状)上贝氏体B上是过饱和羽毛状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