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

ID:57123763

大小:2.8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8-01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_第1页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_第2页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_第3页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_第4页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诊医学课件_10第十章__发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发热《急诊医学》第一节概述第十章发热定 义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正常人体体温范围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略低0.2~0.4℃36.3~37.2℃比口腔温度稍高0.3~0.5℃直肠体温最准确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24小时内下午体温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略高于正常波动范围<1℃病理生理机制机体产热>散热发热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pyrogen)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2、pyrogen)发热机制病理生理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自我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能量代谢和氧化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抵抗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加上食物消化吸收困难,长期发热可引起人体消瘦和体重下降、蛋白质及维生素缺乏等一系列的继发性病变。发热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病理生理亦有所不同。发热对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影响发热时机体对糖、脂肪和蛋白质需要明显增加,代谢增快,产

3、能增加,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发热时由于产热的需要,葡萄糖分解代谢增加,使糖原储备减少,能耗明显增加,无氧酵解增强,乳酸产生增多,导致肌肉酸痛。在发热和细胞介质介导下,骨骼肌蛋白分解增加,形成大量游离氨基酸,为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和组织修复提供物质基础。发热对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影响发热时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等。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是很完善,高热容易引起抽搐(热惊厥)。对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高热刺激窦房结和交感神经-肾上腺能系统,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一般说来,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18

4、次/min。发热对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影响高温和酸性物质刺激呼吸中枢时,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增加散热。偶可见过度呼吸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当高热抑制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时,呼吸浅、慢。消化系统中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满等。胆汁和胰液分泌不足可影响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第二节临床表现第十章发热热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超高热41℃以上高热39.1~41℃热度分类1.低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感染、结核病、妇科炎症、风湿热、胆道感染及甲抗等。2.中度发热流行性感冒

5、、化脓性扁桃腺炎、3.高热非典、败血症、流脑4.超高热又称高热危象,是指高热伴有惊厥、抽搐、昏迷、休克或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热程长期发热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determinedorigin,FUO)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病程分类急性发热<2周常见于上感、流感、非典、大叶性肺炎、流脑、乙脑、菌痢慢性发热>2周常见于伤寒、败血症、深部脓肿、结核、风湿热、肿瘤、红斑狼疮热型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回归热

6、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热型分类稽留热伤寒、流感、大叶性肺炎、非典弛张热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结核、肿瘤波状热肿瘤晚期、败血症、毒血症回归热疟疾、肾盂肾炎、败血症、胆道感染不规则热风湿热、结核、支气管肺炎稽留热弛张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发热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

7、降期上升期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冷刺激使体温中枢发出冲动经交感神经到达散热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致使皮肤温度降低,散热减少,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畏寒,同时中枢发出冲动到达产热器官---骨骼肌,骨骼肌不随意运动引起寒战和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立毛肌收缩使散热减少。持续期亦称高峰期,皮肤血管由收缩状态转为舒张状态,血流增多,散热增加,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温增加、出汗、口干、全身燥热感等症状。下降期发热介质↓交感神经活动度↓,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散热↑。临床表现为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第三节

8、诊断与鉴别诊断第十章发热病史病程时间伴随症状其他热型用药史病史体格检查1体温心率呼吸频率2头颈部3胸部肺部及心脏听诊4皮疹、关节红肿热痛及软组织感染辅助检查1一般来说,发热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检查是血、尿常规和胸片2其他反映患者感染和炎症程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