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

ID:57135692

大小:1.0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8-03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_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_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_第3页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_第4页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通州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州区2015年初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2015年4月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9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2.请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生3.试题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碳素笔按要求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划定的区域内,在试须..............卷上作答无效;作图题可以使用黑色铅笔作答.知......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的绝对值是()11A.2B.2C

2、.D.222.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据调查,目前轨道交通日均运送乘客达到1320万人次.数据1320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132101万B.13.2102万C.1.32103万D.1.32104万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长方体D.圆锥4.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a2a2B.a2a2C.2a2a23a4D.a3a35.如图,点A、D在射线AE上,直线AB∥CD,∠CDE=140°,那

3、么∠A的度数为()A.140°B.60°C.50°D.40°6.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均为108°,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七边形B.六边形C.五边形D.四边形7.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决赛成绩/分95908580人数4682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85,90B.85,87.5C.90,85D.95,908.物理某一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K,K,K为电路开关,L,L为能正常发光12312的灯泡

4、.任意闭合开关K,K,K中的两个,那么能让两盏灯泡同时发光的概率为()123..12A.B.K233K111K3L1LC.D.2269.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且CDAB,BC=6,AC=8,那么sinABD的值是C()43ABA.B.O34D34C.D.5510.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如图(1)所示,设S=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DPB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yCPABO

5、47xD如图(2)如图(1)A.4B.6C.12D.1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分解因式:2a2-4a+2=________________.312.使得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2x113.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是通州八景之一,该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燃灯塔距运河300米,是通州的象征.某同学想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求燃灯塔的高度.他先测量出燃灯塔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12米,然后在同一时刻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

6、影长为0.5米,那么燃灯塔高度为___________米.14.生物学研究表明在8—17岁期间,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规律呈现如下图所示,请你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男生身高增长速度的巅峰期是________岁,在_______岁时男生女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是一样的.15.如图,在扇形OAB中,∠AOB=110°,半径OA=18,将扇形OAB沿着过点B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AB上的点D处,折痕交OA于点C,则AD的长等于___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OC是正方

7、形,点A的坐标为(1,1).¼AA是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弧;¼AA是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1121¼¼弧,AA是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弧,AA是以点A为圆心,AA为半径232343的圆弧,继续以点B、O、C、A为圆心按上述做法得到的曲线AAAAAA……称12345为“正方形的渐开线”,那么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点A的坐标是52015y___________.A4ACA3OBAx1A2第15题图第16题图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7.如图,点O是直线l上一点,

8、点A、B位于直线l的两侧,且∠AOB=90°,OA=OB,分别过A、B两点作AC⊥l,交直线l于点C,BD⊥l,交直线l于点D.求证:AC=OD.1118.计算:122tan601201525x13x419.解不等式组21,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x33-4-3-2-10123420.已知:x24x50,求代数式2(x1)(x1)(x2)2的值.621.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