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

ID:57140259

大小:1.1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8-03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_第1页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_第2页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_第3页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_第4页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实验中学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学号。2.第1-5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第6-22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

2、、(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喑哑/荫庇跋涉/威慑笨拙/相形见绌......B.干涸/隔阂滑稽/畸形真谛/根深蒂固......C.骸骨/惊骇陨落/吮吸粗犷/心旷神怡......D.阻遏/竭尽沮丧/咀嚼叱咤/姹紫嫣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心无旁骛妄自菲薄苦心孤诣相得益彰B.名副其实不可明状消声匿迹义愤填膺C.契而不舍克尽职守雾气弥漫相辅相成D.中流坻柱顶礼膜拜万恶不赦眼花瞭乱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3、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C.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大难题。D.《傅雷家书》是饱含真情的经典教子之作,有人生硬地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B.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

4、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大家感触很多。C.许多孩子在家中只会接受爱,不会感受爱,更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缺憾的。D.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A.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著。C.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D.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6.请根据下面材

5、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表明汉字书写很重要的两点理由。(4分)【材料一】汉字和中医、京剧等,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中学生应该下功夫写好汉字。首先,从写好规范字做起,字写出来,既要正确端正,又要清楚整洁。其次,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做到熟练、美观。在多数人习惯于电脑打字的今天,人们对毛笔、墨汁、砚台等传统书写工具的了解越来越少,能用毛笔熟练书写汉字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有些书法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长此以往,我们的国粹——汉字书法就会被荒废掉。”所以,一个中国人,不会写汉字,写不好汉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材料二】有关研究还表明:写好汉字对于调节人的心情有重大作用。在专心致

6、志书写的过程中,人往往会忘却心中的烦恼;还会因专心于字的比划、结构、走势,而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因此,坚持书法练习,可以使人在专注的书写过程中,感受到无限乐趣。①②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C.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E.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F.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

7、虑而后作。(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②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③,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④,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⑤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⑥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说明:本题由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