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

ID:57144732

大小:11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8-03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_第1页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_第2页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_第3页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_第4页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德熙_说 “的”知识讲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德熙_说“的”精品文档说“的”朱德熙§0引言0.1北京话里读[tə°][1]音标右上角的“°”号表示轻声。的“虚字”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组:(1)坐~椅子上;扔~水里;说~这儿。(2)看~见;写~很好;说~大家都笑了。(3)吃~;红~;他~;我知道~;红红儿~;忽然~。第一组的[tə°]相当子书面上的“在”或“到”。我们不知道这个[tə°]是一个单独的语素[2]我们把morpheme译为“语素”。流行的译名是“词素”。morpheme有两种涵义:或指词内部的有意义的组成部分(词根、词头、词尾等等),或指最小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就前一种

2、涵义说,译作“词素”是合适的,就后一种意义说,译作“词素”会让人感到先有词,从词里头再分析出“词素”来。本文所谓“语素”,指后一种童义上的morpheme。,还是“在”或“到”的变体。可是不管怎么样,这个[tə°]跟第(3)组的[tə°]界限是清楚的,不会混淆。有人把第(2)组“写[tə°]好”“跑[tə°]快”一类格式里的[tə°]跟第(3)组“吃[tə°]”“红[tə°]”后头的[tə°]看成同一个语素。即认为“写[tə°]好”“跑[tə°]快”都是主谓结构,其中的“写[tə°]”“跑[tə°]”是名词性结构。[3]《北京口语语法

3、》,18页。又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俄文本,108页。这个说法是有困难的,因为北京话里有以下两组对立的格式:AB煮[tə°]烂,蒸[tə°]不烂。煮[tə°]烂,才好吃。好[tə°]多,坏[tə°]少。这本比那本好[tə°]多。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这两组格式结构不同,意思也不同。如果说其中的[tə°]是同一个语素,就是“吃[tə°]”“红[tə°]”后头的[tə°],那末,A式的“煮[tə°]烂”和B式的“煮[tə°]烂”都是主谓结构,其中的“煮[tə°]”都是体词性结构,这就无法解释这两类格式之间的对立

4、了。[4]参看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4以次。我们说这三组[tə°]的界限可以分清楚,只是说这三组之间不会混淆,并不是说这三组恰好分别代表三类——而不是更多的——不同的[tə°]。换句话说,并不保证每一组内部不同格式中的[tə°]的同一性。事实上本文的目的正在于证明第(3)组的[tə°]包括三个不同的语素。不过因为(1)(2)(3)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所以我们在讨论第(3)组的时候,可以撇开(1)(2)两组不论。第(3)组[tə°]分布极广,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不准备在这里把所有包含这一组[tə°]在内的格式都列举出来。这一组[t

5、ə°]书面上一般写作“的”,因此我们可以暂时利用汉字“的”来标记第(3)组[tə°]的范围。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把第(3)组[tə°]一律写作“的”[5]除了引文之外,“的”和“地”不加区别。,这一组[tə°]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语素则分别写作“的1”“的2”和“的3”。0.2本文分析‘“的”字的基本方法是比较不带“的”的语法单位[6]“语法单位”指语素、词或词组。——假定为x——跟加上“的“之后的格式“x的”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别,由此分离出“的”的性质来。举例来说,假定x1和x2是功能不同的语法单位(假定说x1是动词性的,x2是形容词性

6、的),但加上“的”之后,“x1的”和“x2的”的语法功能相同(假定说都是名词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x1和x2后头的“的”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是同一个语素(名词性单位的标志)。反过来说,如果x1和x2的语法功能相同(假定说都是副词性的),但加上“的”之后,“xl的”仍是副词性的,而“x2的”是形容词性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说x1和x2后头的“的”是两个不同的语素(x1后头的“的”是副词性单位的标志,x2后头的“的”是形容词性单位的标志)。这种分析方法的实质是把两个带“的”的格式语法功能上的异或同归结为“的

7、”的异或同。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唯一的解释。因为从逻辑上说,我们似乎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即把两个带“的”的格式——“x1的”和“x2的”功能上的异或同解释为x1和x2本身的异或同,不解释为“的”字的异或同。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不同的x后头的“的”都看成同一个语素。关于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以及我们所以采取前者不采取后者的理由,将在§5里讨论。0.3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常常要提到一些词类的名称,这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为了说明“的l”“的2”和“的3”的分布,即说明“的l”能在哪几类词后头出现,“的2”能在哪几类词后

8、头出现等等。此时词类对于我们只起标记的作用,采用的词类系统不同,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三个“的”字本身的语法性质所做的论断。[7]假定x1、x2、x3分别代表三类词,又假定x1后头的“的”是“的1”,x2后头的“的,是“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