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

ID:57165370

大小:5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8-02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_第1页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_第2页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_第3页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_第4页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税收筹划运作的基本框架第一节税收筹划的目标初级目标-涉税零风险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帐目清楚,交纳税款准确、及时,不会出现关于税收方面的附加及处罚,如滞纳金,罚款等。案例某企业初期生产规模较小,税务机关对其采取了核定征收所得税的税收管理办法,企业按时按核定额纳税。后来,企业规模扩大,生产销售额越来越大,但因账证不全,税务机关仍采取核定征收方式,核定额远远低于实际应缴税额,企业按时纳税,问:该企业是否存在纳税风险?案例解析按有关规定,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当按其实际销售额计算的应缴税额大于核定额时,应按

2、实际应纳税额申报纳税,否则属偷税行为。因此,该企业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实将按偷税处理,纳税人面临着很大的纳税风险。中级目标-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1、少纳税(减轻税收负担)即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1)绝对负担的减少:在同样的收入规模下税收负担降低(2)相对负担的减少:税收负担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2、延迟纳税(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注意:税收优惠之间的冲突高级目标-企业财务利润最大化案例某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成立,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同时,企业就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申请了双倍余额递减的折旧方法,请问,

3、企业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是否恰当?企业1997年-2003年的税前利润(未扣折旧)分别为30万、50万、70万、80万、100万、120万、110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60万,直线折旧法使用年限为5年,所得税税率30%(地方所得税省略)。第二节税收筹划产生的前提税收成本的存在具备税收筹划意识税收机会的存在-税收制度对不同要素的课税存在差异1、纳税人的选择: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等2、课税对象金额的调整:如课税对象的分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的不同3

4、、税率的差异:如投资行业、地点的选择;税目的变更;计税依据的调整等4、纳税时间的差异:如直接收款销售方式、托收承付销售方式、预收货款销售方式、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等5、税收优惠的存在:第三节税收筹划运作框架税收筹划的运作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比如前期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自身经营情况出发,来拟定各种筹划方案,最终选定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整个过程都是具有步骤性和计划性的。对于税收筹划人员来说,完全可以将一环紧扣一环的工作纳入一定的次序,进行工作表上的安排。工作表任务和进度的明确有

5、助于提高税收筹划的效率,节约筹划的非税收成本。实践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税收筹划工作的繁简等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一、组织税收筹划运作应当由一定的组织进行协调、计划和落实。企业的税收筹划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也可以委托税务中介机构进行。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注册税务师或聘请的税务专家会比企业内部的人员更为专业,同时在税收筹划的非税收成本问题上,聘请外部人员会使相关的预算处于一种硬约束的状态(在有关合同签订时,已就提供税收筹划服务的收费双方达成合意);而聘请外部人员进行税收筹划也存在弊端,他

6、们可能不如内部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等信息掌握得准确,并可能缺乏从公司立场考虑问题的约束(或激励)。二、人员首先,税收筹划对设计操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和全面性要求。参与人员不仅必须熟悉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掌握当前的会计制度、外汇制度和政府政策,并能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如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形式、生产销售等)出发,量身定做适合的税收筹划方案。因此,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是能够胜任的,能够理解税收筹划的深层次意义,能够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来通盘考虑问题。

7、其次,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具有相互协作的精神。这不仅包括筹划人员内部的互相协作,还包括筹划人员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协作。三、税收筹划的前期调查与研究-了解税收筹划目标-确定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分工-信息收集1.内部信息(1)企业组织形式(2)财务信息(3)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规划(4)企业对风险的态度2.外部信息(1)税收制度(2)政府政策(3)其他法律规定税收筹划对信息质量的要求1.准确性准确的信息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税收筹划取得成功的前提是筹划者获取的信息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信息是否准确,关键在于:一是

8、信息源的可靠性;二是信息传输和加工环节的准确性。2.及时性信息一般是具有时效性的。只有能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具有价值,不及时的信息甚至会增加税收筹划的失败风险。比如国家的税收法规发生变化,可能使原来不违法的行为变成违法行为,不及时了解这些变化,就会使企业承担受到法律处罚的风险3.完整性如果筹划人员获得的信息不完整,那么他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就不全面,依据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就可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