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

ID:57169059

大小:3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8-05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_第1页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_第2页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_第3页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_第4页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精品文档200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案: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

2、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2005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yǎo一川平。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3、。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颈联”就是第三联,这是阅读古代诗歌应该掌握的常识。什么是对仗?构成对仗的词语,必须是词性相同和相对的词,或结构相同的短语,处于上下联

4、的位置。答案:“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3)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中国有“诗画

5、一家”的传统审美观和审美情趣。“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强调的是无人渡河,孤舟横江的寂寥。“一船夫睡船尾,横一孤笛”能很好地表达这一意境。答案: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赏析:   诗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次

6、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瞰,写楼前景色,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此联明显化用了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两者意境相近,寇诗着一“孤”字及“尽日”一词,尤其后者,更强调了其持续时间之长,再加上“野水”的意象,其意境比韦诗要来得更为丰厚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颈联写抬眼所见。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

7、,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写诗人不由地怀念起故乡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故业)、自己的亲人,迷离恍惚中,诗人仿佛置身故乡,看到了家乡的流水,渡船,村舍……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末句则写诗人从对故乡的沉思遐想之中惊觉的情状。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要对仗。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

8、;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从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看,首句“聊”字表明其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后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006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