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

ID:57175496

大小:23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8-02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课件(修改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五单元综合性学习与探究[活动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学会鉴赏文言文。3、感受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一第一题——采撷一束灵感温馨提示:本题是引导同学们阅读文言文要在反复诵读,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选文中某些古代文人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在探讨是应注意这点。1、学生小组交流对六篇文言文的思想启示。2、老师提醒注意比较异同点。3、点拨内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是古代文人的共同点,从中能感悟到他们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态度,但吴均和陶渊明一样,感受到社会的丑恶,因为时代的局限,却

2、选择了逃避现实,归隐田园。文言文中的一些文体知识1.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当然陈胜以戍入史家,也是太史公特别关照。2.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3.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4.书:即书信,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产生于春秋时代,发展于西汉时期,并出现了一些书

3、信写作名家,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东汉以后,由于发明了纸笔,书信也随同文学一道,逐步向社会下层发展.这时的书信,不仅是一种应用文体,且已发展为书信体散文,本文属代表性的骈体散文。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陈涉世家》: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远见卓识、非凡的谋略《桃花源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局限性)《与朱元思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比较阅读)《捕蛇者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局限性)《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

4、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现实意义)《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政治理想)启示1.学会关注自然——热爱自然2.学会关注生活——珍惜生活3.学会关注人生——理想抱负4.学会关注社会——和谐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二第二题———带上一把钥匙温馨提示:本题引导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课文中有关解题、释词、注音、通句方面的注释很多,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巧借注释阅读文言文:(1)解题(2)释词(3)注音(4)通句三、第三题———积累一些词语温馨提示:本题要学生注意文言文

5、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尤其是通假字以及古今意思有区别的词语,更应注意积累。答案参考:(1)“要”同“邀”,邀请;(2)“反”同“返”,返回;(3)“度”,推测;(4)“怜”,爱怜,喜爱;今义:可怜、怜悯。(5)“被”同“披”,穿戴;(6)“病”,困苦不堪;(7)“景”,日光;今义:风景、景色。(8)“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现代汉语中赏常用的含“翼”的词有“翼翅”“翼侧”“不翼而飞”“如虎添翼”等。四第四题———掌握一些句式温馨提示:本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特殊句式的有关知识,更好理解课文。答案参考:(1)文言文中常用“……者……也”作标志,判断句,译时应加“是”;(2)“吾谁与归”即“吾

6、与谁归”的倒装句;(3)状语后置,翻译时应把“于途”“于树”提前,即“于途歌”“于树休”;(4)省略主语,译时应补出:(蛇)触草木,(草木)尽死;(5)“林尽水源”及“林尽于水源”的省略。文言文常见词语的用法1.通假字:便要还家被坚执锐2.古今异义:阡陌交通无论魏晋3.一词多义现象:以、名、于等4.同义词:悉、皆、咸、具、并等5.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岁赋其二名词用作动词:一狼洞其中形容词用作动词:互相轩邈动词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使动用法:君将哀而生之乎意动用法:固以怪之矣文言文常见的句式…1.判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2.省略句:触草木,尽死,以啮人3.被动句:其印为予群从所得4.

7、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归主谓倒置句:甚矣,汝之不惠状语后置句:苛政猛于虎也5.固定结构:非死则徙尔得无异乎五第五题——了解一点常识温馨提示:对于古代文学常识,特别是课本中的注释中已经交待的,必须掌握。掌握的方法在于平时学完一个单元后,就要进行归纳整理。如用分类法归纳,用表格法归纳。1、“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2、“富阳”“桐庐”现属于浙江省杭州市。3、陈涉就是陈胜。《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4、守令,(陈郡)郡守和(陈县)县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