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

ID:57178167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5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滨州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2010级《化工原理Ⅲ2》试卷(C)(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做答无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亦即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所以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2.水蒸汽蒸馏的先决条件是料液与水____________。这样可以__________体系的沸点。在回流比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塔顶产品浓度,可以__________回流液温度。向连续精馏塔加料可能有________种不同的热状况

2、。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________。3.设计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塔时,若F,xF,xD,xW不变,则随原料中液相分率的增加其最小回流比________。在相同回流比下,总理论板数________;精馏段理论板数____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__;塔釜热负荷________。4.对于气体的物理吸收,kX表示以__________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其单位为__________。5.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_________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

3、__________,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____________。6.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___________分离。但能用____________分离。7.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________,当_______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8.对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介面浓度y1接近于________,而液相一侧的液面浓度x1接近于________。9.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组成yb增加,则气体出口组成ya

4、将_____。液相出口组成xa将______。(提示:塔内平均推动力可按算术平均计算)。10.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系统温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将_____。而当系统中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相平衡常数m将_____。11.对非液膜控制的系统,气体流量越大,则气相总传质系数Ky_____,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_____。12.直接蒸汽加热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3分)1.下列情况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A、液、气负荷过大;B、过量雾沫夹带;C、塔

5、板间距过小;D、过量漏液。2.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基本上属于________。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其气膜中的浓度梯度____液膜中的浓度梯度(均换算为对应的液相组成表示)。A、大于;B、等于;C、小于。气膜阻力_______液膜阻力。A、大于;B、小于;C、等于。3.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____。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4.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4,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为yA=0.

6、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2,则。A、t1=t2;B、t1t2;D、不能判断。5.某二元混合物,a=3,全回流条件下xn=0.3,则yn-1=。A、0.9;B、0.3;C、0.854;D、0.7946.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A、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设。7.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A、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B、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C、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

7、工检修;D、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更换降液管。8.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A、筛板塔;B、浮阀塔;C、泡罩塔。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A、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B、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C、上升气速过大会使塔板效率下降;D、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液沫夹带。10.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A、平衡线;B、操作线与q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平衡线与q线。11.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_______。A、1.1:1;B、1:1.1;C、1:1;D、0.1:1。三、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4分,共2

8、0分)1.固体除湿方法。2.简述浮阀塔的优点。3.简述在选择吸收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