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

ID:57183909

大小:17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05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_第1页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_第2页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_第3页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_第4页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相古地理复习资料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1.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及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变化。2.沉积古地理学:对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当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再造当时的海陆分布、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的学科。3.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4.沉积环境:一个发生沉积作用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地貌单元,并以此和相邻的地区相区别。5.沉积(相)模式:对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6.相标志:存在于沉积岩(物)中对沉积环境具有指示意义的成因标志。如水平

2、层理、平行层理。7.瓦尔特相律:没有沉积间断的条件下,只有在横向上相邻的相,才能在纵向上互相叠覆8.现实主义原则: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也曾以基本相同的强度在整个地质时期发生过,古代的地质事件可以用今天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作用加以解释9.沉积体系:沉积体系是成因上被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沉积相的三维组合。10.垂向层序:垂向层序通常是指某一沉积相内部随时间演化,沉积特征(粒度、沉积构造等)在垂向上的规律变化。11.垂向序列:垂向序列通常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12.进积型垂向序列:是指沉积物在不断向沉积盆地中心

3、方向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粗粒的或浅水沉积物覆于细粒的或相对深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13.退积型垂向序列:是伴随沉积盆地水体的不断扩张,形成的细粒的或较深水沉积物覆于粗粒的或相对浅水沉积物之上的垂向序列。14.相分析的基本思路:通过观察沉积相,寻找相标志,得出沉积参数或者沉积条件,今儿推出沉积环境。第二章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母岩:风化前的岩石物源区:供给沉积物的地区陆源碎屑:母岩经过风化作用后的残余碎屑物质。1、沉积物的四种来源1)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2)

4、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质;3)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热卤水;4)宇宙源物质—陨石、宇宙尘。2、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产物1.碎屑物质: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如石英、长石、岩屑、云母碎片,锆石砂等。2.不溶残积物:母岩在分解过程中新生成的不溶物质,如粘土矿物、氧化铁色素。3.溶解物质:呈溶液状态被带走。第三章流体:流动的物质。流体的粘滞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力抵抗剪切变形;但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称为粘滞性。牛顿流体:凡是服从内摩擦定律的流体。层流:流体质点的运动有条不紊,呈不混杂并呈现分层流动的状态。紊流:流体质点的

5、运动呈分层流动状态被破坏,发生互相混杂,并且有纵向脉动。根据0.6mm,水槽宽2.44m,长45.72m的实验结果流动强度与底床形态(层理类型)第四章牵引流:是以一定的动力(推力或上举力)拖曳(或牵引)导致流体运动并带动碎屑颗粒运动的流体。重力流:是水和悬浮颗粒的高密度混合体,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高密度流体载荷:流体中被搬运的沉积物称。浊流:是一种混合着大量自悬浮沉积物质的高速紊流状态的混浊高密度流,也是由重力推动流动的重力流床沙形态:随着流体流动强度的变化,在床沙表面相应出现不同的几何形体。管道条件下:当Re<2320时为层流,层流是一

6、种缓慢的流动,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的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当Re=2320时为临界流,也称临界雷诺数(Rek),其对应的是临界流速(VK)。当Re>2320时为紊流,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旋涡的急湍的流动,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3.碎屑颗粒在牵引流介质中的搬运方式有?(滚动搬运,跳跃搬运,悬浮搬运)4、尤尔斯特隆图解(牵引流中颗粒大小与水体流速关系)(1)颗粒开始搬运(侵蚀)的起动流速,因需克服其本身的重力和彼此间的吸引力,要比继续搬运的速度大;(2)大于2mm的砾级碎屑的起动流速比沉积临

7、界流速大,但二者差较小(两个速度都较大),而且随流速增大起动的颗粒也同样增大,因此砾石很难作长距离搬运,多沿河底呈滚动式推移前进。(3)0.05-2mm砂级碎屑颗粒所需的起动流速最小,与沉积临界流速相差较小。砂级颗粒易搬运、易沉积,最为活跃,故砂粒常常是呈跳跃式前进;4)小于0.05mm的泥级颗粒,两种流速相差很大,特别是更细的泥级颗粒,在流水中长期悬浮,大部分搬运到比较安静的水体中慢慢沉积下来。总之,随着流速逐渐变小,碎屑颗粒从粗到细依次沉积,或流速频繁变化可形成大小颗粒混杂堆积。5.牵引流与重力流的区别(搬运作用、沉积作用)。(1)从分布

8、规律上看,浊流及其它重力流沉积不服从机械沉积分异顺序,只在深部沉积位置上沿流动方向出现由粗到细的变化,而且在完整的浊积物层内,自下而上也有相应的变化。(2)在浊流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