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

ID:57200809

大小:102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8-03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_第1页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_第2页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_第3页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_第4页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里仁篇04讲课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里仁篇第四(共二十六章)【4·1】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孔子说:“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厚风气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厚风气,怎么能说是明智呢?”【注释】①里:这里可看作动词。居住。②处:chǔ,居住。③知:同“智”,论语的“智”字都如此写。【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不具备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穷困之中,也不能长久地居于安乐之中。具备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注释】①

2、约:穷困。【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②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一旦抛弃了仁德,还怎么去成就他的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注释】①恶乎:wū,何处,“恶乎”即

3、“于何处”。②违:离开。【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②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注释】①尚:动词,超过。②盖:副词,大概。孔子说:“我不曾见到爱好仁德的人,也不曾见到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提示: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

4、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①矣。”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过错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也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启示:错误更能考量一个人的品行。]【注释】①仁:同“人”。【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4·9】子曰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谈论什么了。”[启示:人的虚荣性,是人性的弱点。]【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做合理恰当,便怎样做。”【注释】①适:规定怎么干。②莫:不要怎么干。③比:bì,挨着,靠着。[启示:①不要固执己见;②尊重客观规律。]【4·11】子曰:“君子①怀德,小人②怀土③;君子怀刑④,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心

6、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注释】①君子:指在位者。②小人:指不在位者。③土:乡土。解为田土,亦通。④刑:古代法律制度的“刑”作“刑”,刑罚的“刑”作“㓝”,从刀井,后来都写作“刑”了。这里的“刑”字应该解释为法度。[启示:社会各阶层应各安其位。]【4·12】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说:“只依据个人利益做事,必然招致很多的怨恨。”【注释】①放:旧读上声,fǎng,依据。【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

7、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注释】①何有:这是春秋时代的常用语,在这里是“有何困难”的意思。②如礼何:依孔子的意见,国家的礼仪必有其“以礼让为国”的本质,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果舍弃它的内容,徒拘守那些仪节上的形式,孔子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追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领即可。”【注释】①患所以立:“立”和“位”古通用,这“立”字便是“不患无位”的“位”字。春秋桓公二年即位,石经作“公即立”可

8、以为证。【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①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②而已矣。”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