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

ID:57214469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6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目的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加强控制,使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设备的测量能力满足要求及测量数据准确。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形成过程中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3.0职责3.1质管部负责本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并指导正确使用。3.2使用者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3.3研发中心负责自制检测装置设计。3.4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4.0术语4.1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4.2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5.0工作程序责任人输入流程图过程描述输出

2、项目组使用部门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测量设备的需求5.1测量设备的需求5.1.1项目组在新产品开发时,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编制“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提交供应部,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制造厂家、精度要求、数量等。对自制测量设备由研发中心进行图纸设计,供应部负责委外制造,质管部进行验收。5.1.2各生产车间根据检测的需要,确定添置和补充测量设备并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提交给质管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转供应部进行采购。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质管部设备说明书列入管理台帐进货验收5.2测量设备的验收a)进货验收:5.2.1质管部负责对采购到货的测量设备进行验收,并填写

3、“监视和测量装置验收表”,主要包括规格型号、数量、精度核对和检定校准,对无检测标准的测量设备可委托有资格的实验室或测量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检定和校准。5.2.2检定、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办理入库手续,进行计量设备登记(台帐)。5.2.3对检定、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质管部负责通知供应部,供应部负责办理退货。监视和测量装置验收表计量设备登记台账质管部计量设备登记台账测量设备的发放5.3测量设备的发放5.3.1测量设备发放时,质管部应对发放设备进行检定,确认合格后连同合格证发放给使用者,并建立发放台账。5.3.2所有发放的测量设备的出厂编号作为我公司的测量设备编

4、号。监视和测量装置发放台账质管部周期检定计划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5.4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5.4.1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时间间隔应满足计量特性和技术要求。5.4.2由质管部负责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工作,质管部负责编制检定计划,由公司领导批准后,安排送上级计量部门或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生产厂家检定。5.4.3检定的标识和记录:经上级计量部门或国家授权的有关机构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要妥善保管、维护好检定凭证,并登记上帐,做好标识。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校准记录校准证书质管部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计划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测量设备的维护测量设备的使

5、用5.5测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5.5.1车间或质管部应对测量设备使用进行培训。使用者要爱护、保护并正确使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及检定设施,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卸和外借。5.5.2使用者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及检定设施失准或损坏后要及时通知质管部,以便维修或重新检定。5.5.3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纠正措施:质管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为不合格的或使用者发现其未处于校准状态时要立即通知主管领导或使用者,对已放行产品采取重新检验或试验的补救措施,如可能已经发运,须及时通知顾客。5.5.4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保管和封存期间,由五金工具库负责清洗、涂油、封

6、存和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设备良好。封存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重新启用时要进行校准和调整。5.5.5当顾客或其代表要求公司提供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技术资料时,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可以现场查阅或复制,以证实公司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功能是否适宜。校准合格证申请领用单设备检修记录设备日点检记录质管部不符合报告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5.6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当测量设备已无法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时,由质管部填写“量具报废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量具报废单质管部记录控制程序记录管理5.11记录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所发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

7、归档保存。记录6.0过程绩效指标及计算方法计量器具定期检定率=已定期检定计量器具数量/应检定计量器具总数量×100%7.0相关文件试验设备操作规程记录控制程序6.0质量记录测量设备采购申请表计量器具台账监视和测量装置验收表周检计划量具报废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