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

ID:57224311

大小:80.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8-04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_第1页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_第2页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_第3页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_第4页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口服定时给药系统口服定时给药系统(timecontrolleddrugdeliverysystem,TCDDS)又称智能给药系统(IntelligenceDDS),是根据时间药理学及时辰药动学原理,定时释放有效剂量药物的新剂型,又称定时钟(timeclock),控制突释系统(controlledexplosionsystem)。它可以根据某些疾病的生物节律性特点,按时间治疗学的思路,定时定量释药,以提高病人治疗的顺应性。疾病发作的节律性节律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血压的高低、脉搏的快慢、血糖的含

2、量、各种激素的分泌、尿中各种成分的排泄以及各种致病因子的感受性及药物的敏感性等,无不呈现出各自的节律变化。心肌梗死的发病时间多出现于上午,其时间峰值在10:00,谷值在22:00。脑梗死及急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也多为清晨,这主要是由于儿茶酚胺、心脏活动、冠状动脉开放及凝血机制的昼夜节律所制。发热是许多传染病的共同特征,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发热有不同的昼夜节律,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出现在05:00~12:00,而病毒引起的发热多出现在15:00~22:00。哮喘、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3、在23:00~05:00最为严重,发作多见于凌晨。这与血液内源性肾上腺素及皮质醇的浓度、组胺及cAMP水平的昼夜节律有关。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人体胃酸分泌在晚间22:00左右有1个高峰,抑制此时胃酸分泌能明显提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择时治疗的重要性多数药物的疗效、毒副反应及药动学过程都具有时间节律性及时间变化,某些药物作用的节律,其振幅十分明显,因而在临床用药时不应忽视。择时治疗又称Chronotherapy或称择时疗法,是根据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时辰药动学的原理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和最

4、小毒副作用的目的。其原则是在给药时既要充分考虑到疾病发作的生物节律性,又要考虑到药物的时间药效、时间毒性、时辰药动学参数、时间耐受性等,制定给药方案。择时用药是择时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硝酸甘油在凌晨6:00给药可有效地预防患者的运动性心绞痛发作;但15:00给药的效果却很差。对骨关节炎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早上8:00服药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2%,而夜间给药则为7%。其疗效以疼痛消除为指标,8:00及12:00用药均为28%,夜间用药为35%。传统制剂的局限性疾病发作的节律性及择时给药的重要性要求给

5、药能适应这种节律性特点,提供相应的节律性有效血药浓度。这种理论对传统的血药浓度越平稳则疗效越好的方式提出了挑战。药物吸收进入体内后所发生的疗效不仅与血药浓度相关,还与时间因素相关,与机体反应的昼夜节律性有关。药物的释放应充分考虑时间因素,抛弃时间因素制定的给药方案就不是最佳给药方案,由此研制的剂型也同样不是理想的剂型。普通制剂一般需日服多次(3~4次),血药浓度波动大,且不能保证在疾病发作时提供相应的血药浓度。一般的缓释或控释制剂可长时间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但却不能满足疾病发作节律性的需要,不能分

6、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疗效。此外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长期刺激使之灭活,产生耐受性,从而降低疗效,如硝酸酯类药物。最佳给药方案应充分考虑影响药物疗效的各种因素,使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最大程度的分离,突出其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定时给药系统则可根据疾病发作的节律性特点及择时用药原理,对释药方案进行时间最优化,在需要时提供最佳血药浓度。定时给药制剂的特点定时给药制剂具有普通制剂或缓释制剂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可以根据病人发病的节律性,提前服药,使服药时

7、间与释药时间性有一个与生理周期相匹配的时间差,预防发病,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不易产生耐受性,病人治疗的顺应性提高,是现代药剂学研究的新模式。这种系统特别适用于夜间或醒后马上需要有一个血药浓度峰值的疾病,如失眠、哮喘、关节炎、局部性缺血性心脏病等,这类疾病在入睡时处于生理低期,不需要药物释放,因此不宜用缓释制剂控释夜间发作,又由于夜间服药不便,需要在入睡前服用。也适用于在肠道较下部位处释放和吸收的疾病(如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口服肽类药物等)。定时释药系统根据人体生物时间节律特点,利用辅料的“智

8、能”特性,设计了在晚间或睡前给药,而在凌晨释药的制剂,只要调节好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材料的比例和溶蚀速度,可在预定时间释药,达到“药到病除”目的。目前投入这类研究较多的药物有平喘药,心血管药和抗风湿药等。口服定时给药系统的释药机理设计定时释药系统的关键是控制脉冲释药时间(释药时滞),使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开始释放并能迅速起效。利用包衣层控制释药时间该种制剂包括含活性药物成分的制剂核心(可以是片剂或微丸)和包衣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外包衣层可阻滞药物从核心中释放,阻滞时间由衣层的组成厚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