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

ID:57226567

大小:59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8-04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_第1页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_第2页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_第3页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_第4页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详解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六个基本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比色室检测器放大器显示装置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连续光谱,有足够光强度,稳定;所用灯的不同提供光的区间范围也不同。可见光区:钨灯,碘钨灯(320~2500nm)紫外区:氢灯,氘灯(180~375nm)紫外可见光区:氙灯(190-800nm)单色器:核心部件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的装置。棱镜:玻璃350~3200nm石英185~4000nm色散原理: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特点:色散均匀,谱带宽窄不同

2、;入射狭缝准直透镜棱镜聚焦透镜出射狭缝白光红紫λ1λ2光栅:在镀铝玻璃表面刻有数量很大的等宽度等间距条痕(600、1200、2400条/mm)特点: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使用方便。M1M2出射狭缝光屏透镜平面透射光栅光栅衍射示意图分光原理:光通过光栅,发生衍射和干涉而分光样品室样品室:容纳各种光径的吸收池的装置和附件。比色池:如:普通比色池、微量池、流动池等。紫外区一定要用石英杯,可见区可用玻璃杯。检测器:(光电检测器)常见: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放大装置、转换器和记录仪

3、:将测量信息放大、显示并输出的装置。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吸收池—单色器—DAD检测器—数据转换记录全谱分析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1、谱带宽度和溶液本身性质溶剂的选择:1、在测定的波长范围内吸收较少2、不会与溶质(被测样品)起化学反应3、挥发性较小特殊样品:1、会发射荧光的被测样品2、非常混浊的一片2、仪器性能与测量误差仪器性能:仪器误差,杂散光干扰等,系统误差误差引起透光率(T)产生误差△T,浓度(C)也随之产生误差△C。什么情况下浓度的相对误差△C/C最小?当T

4、%=36.8%(A=0.456)时,测量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最小。T=20%-65%,A=0.2~0.8之间进行测量,相对测量误差较小.减少误差的方法采取调节光径与浓度C的办法减少误差差示光谱法(低浓度、高浓度)T3、光的反射朗伯—比尔定律在推导过程中,曾经忽略了溶液对光的反射作用。如果溶液和溶剂对光的反射有较大的差异,就会引起比尔定律的偏离。为了消除误差,要尽可能地使参比溶液与样品溶液的组成接近。4、其它因素的影响:检测器非线性响应、溶液pH值、光分解、水解、温度等对吸光度产生影响;在选择参比溶液和显色剂时

5、也要注意。DAD(PAD)检测器分光光度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又称光电二极管列阵检测器(PAD)PDA(photo-diodearray)PDAD(photo-diodearraydetector)Diodearraydetector,DAD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光学多通道检测器。一个二极管对应接受光谱上一个纳米谱带宽的单色光每一个二极管相当于一个单色器的出口狭缝DAD检测器的灵敏度比通常的UA检测器约低一个数量级。单纯用于含量测定或杂质检查时,还是采用UA检测器为好。F-4500荧光分光光谱仪

6、(日本Hitachi)荧光分光光谱仪工作原理:光源的激发光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被光电倍增管接受,最后以图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光源:高压汞灯或氙灯,在190nM-800nM范围,发射强度较大的连续光谱。激发单色器:置于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单色器(第一单色器)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为单色器(第二单色器。样品室:石英池(液体样品用)或固体样品架(粉末或片状样品)组成。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安排,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检测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可将光信号放大并转为电

7、信号。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示意图相对应该强度紫外-可见与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区别:其它附属设施控温系统和装置停留装置固体样品架仪器功能VU—Vis仪光谱扫描(吸收、透光率、能量)定波长或多波长测定时间扫描拟合运算功能输出(强大的Excel表格输出)液体样品荧光光谱仪光谱扫描(Em、Ex)时间扫描同步荧光和共振荧光磷光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寿命)拟合运算功能输出(强大的Excel表格输出)液体、固体样品荧光猝灭猝灭:非光辐射跃迁浓度猝灭:临界浓度温度猝灭:T℃↑,发光强度降低动态猝灭——猝灭剂与发光分子碰撞静态

8、猝灭——猝灭剂与发光分子结合混合猝灭——动态、静态(解析困难)猝灭公式:小结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和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