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

ID:5722733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23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_第1页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_第2页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_第3页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_第4页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县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与思考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能否实现全面领导,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总体上看,**县各级党委

2、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建设好村级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村级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与落实提供有力保证,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急剧转变,不少农村党支部一时无法适应,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软弱涣散、束手无策等现象。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将丧失,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农村的改革就无法继续深入,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也得不到保证。本拟就**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作些探析,仅供参考。  一、

3、**县农村党支部建设出现新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县村级党支部出现软弱涣散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历史、化等客现因素制约造成的,也有体制、机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党员、干部自身思想认识偏差或思想作风的原因,也有改革开放带的群众思想认识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状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支部成员素质差,没有创新意识,缺乏战斗力。  1、支部书记素质差,不能“带好头”。**县142个农村党支部中,支部书记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的仅有2人(其中乡镇下派挂职的干部占19人),占支书总数的3723%,初中以下化程度的90人(其

4、中初中化程度76人,小学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书记化水平低,不可能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大部分村支书知识结构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对党的农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备适应农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势必应付了事,缺乏创新与改革精神,无法成为农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  2、农村党支部成员素质低,不能“团结协作”。**县有农村党支部委员43名,高中以上化程度的仅有120名,占支部委员总数的22%。农村党支部委员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工作中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成员间民主讨论解决问题意识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农村党员队伍没

5、有朝气,缺乏“战斗力”。区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低化”现象严重。**县现有农村党员3046人,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党员中6岁以上的118人,占362%,3岁以下的仅有629人,仅占203%,越是后进的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0岁以上的党员高达9%,而3岁以下的党员却一个也没有。从化结构看,农村党员高中以上化程度仅291人,占总数的9%,初中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学化程度及盲1682人,占64%。队伍中“老年化、低化”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生产技能差,家庭经济收入偏低,许多党员家庭本身是贫困户,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

6、领,号召力还不如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群众。  **县农村党支部的干部与党员的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党支部丧失应有的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这是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党组织纯洁受染,村支部凝聚力减弱。  1、党支部成员思想认识有偏差,发展党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严重,嫉贤妒能,怕发展青年党员会取而代之,抢自已的“位子”,对入党积极分子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观念重,大自然村排挤小自然村、大姓排挤小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

7、见影响,重男轻女、排资论辈,致使妇女、青年入党难;有的片面理解入党自愿原则,对发展党员工作采取“坐等上门”的消极办法,对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关心培养不够,让其“自然成熟”,挫伤了青年人入党的积极性,除有的党支部负责人思想涣散,对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质量不重视,怕麻烦,认为支部大会研究通过就行了,具体手续、考核过程没能严格把关,以致青年人认为“入党太容易了”、“不值钱”;有的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农村青年人生价值取向偏差,发展党员出现“找对象”难。计入党积极分子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