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

ID:57240208

大小:2.07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8-05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_第1页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_第2页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_第3页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_第4页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复习进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2015年修订版)王文志中国指南的证据和推荐级别推荐级别:Ⅰ级推荐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推荐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推荐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推荐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证据级别:A级证据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B级证据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证据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证据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指南目录(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指南目录(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证据充分的可干预

2、危险因素高血压推荐意见(1)-新的推荐积极推荐采用家庭自测血压方式以促进血压有效控制(Ⅰ级推荐,A级证据)。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推荐以降低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重视H型高血压应是中国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H型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加用叶酸可能会减少首次脑卒中的发病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推荐意见(2)-修改的推荐ACCORD研究显示强化降压(SBP<130mmHg)并未降低卒中风险.BarzilayJIetal.DiabetesCare,2012,35,1401-1405.推荐意见(3)-

3、同2010版推荐各级医院须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建立示范社区,及时筛查新发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治疗和随诊;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规律药物控制治疗,及时调整用药剂量(Ⅰ级推荐,A级证据)。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应推荐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推荐意见(3)-同20

4、10版推荐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I级推荐,A级证据)。老年人(≥65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mmHg(I级推荐,A级证据);但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低(I级推荐)。正常血压高值者(SBP120-139mmHg或DBP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吸烟推荐意见吸烟者应戒烟,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Ⅰ级

5、推荐,A级证据)。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Ⅰ级推荐,B级证据)。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险性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吸烟的危害(Ⅱ级推荐;B级证据)。糖尿病推荐意见(1)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Ⅰ级推荐),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或糖耐量试验。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Ⅰ级推荐)。推荐意见(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及

6、可耐受性在140/90mmHg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血压,降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获益明显(Ⅰ级推荐,A级证据)。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卒中的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单纯高甘油三脂伴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卒中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不推荐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卒中(B级证据)。心房颤动推荐意见(1)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对年龄>65岁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

7、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进行积极的房颤筛查(Ⅱ级推荐,B级证据)。应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绝对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意愿以及当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的抗凝监测,决定进行何种抗栓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对瓣膜性房颤卒中高危(CHA2DS2-VASC评分≥2)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人群,建议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目标值范围在2-3)(I级推荐,A级证据)推荐意见(2)对于非瓣膜性房颤、CHA2DS2-VASC评分≥2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患者,建议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