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

ID:57246217

大小:1.8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8-06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_第1页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_第2页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_第3页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_第4页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知识分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启示一、月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陈万年教子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13、解释划线字(2分)尝病()语至三更()14、翻译句子(2分)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15、读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2013学年第二学期语文阶段考试课外文言文阅读《陈万年教子》得失分分析一、得分情况:分值6分,得分4.25分,得分率70.83%。二、得失分归因分析:1、词语解释:未能正确理解某一实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如第13题

2、“的“语”字含义的理解,许多学生都错误地解释为:“告诉”。此题得分率为72.4%。2、句子翻译时关键字的字义解释未完全到位。如第14题中翻译句子“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中“具”“咸”等字的解释不准确,导致整个句子的翻译不到位。此题得分率74.5%。3、未能完全读懂文章(段落、句子)的内容,把握短文的主旨。第15题“读了本文,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得分率65.8%。二、如何回答文言文中启示(道理)类问题教学目的: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的内容。2、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道理)给人的启示等。三、温故而知新陈太丘与友期行

3、,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故事的结果是: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人要诚实守信。方法一:从结果,找原因——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4、。’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晏子是怎样一个人?2、从晏子的行为表现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方法二:析形象、知品行——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5、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为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2、阅读了题目和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做学问贵在立志,事在人为。方法三:看题目,定方向——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逐螳螂,而

6、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方法四:抓议论,明主旨——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四、归纳总结、把握规律一、从结果,找原因——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二、析形象、知品行——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三、看题目,定方向——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四、抓议论,明主旨——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五、当堂训练、活学活用阅读《课外文言文练

7、习》按要求完成1到4篇。六、扩展阅读、巩固提高1、完成《作业包》课外文言文练习B:1到2篇。2、复习《橘逾淮为枳》词语解释、句子翻译、问题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