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讲课讲稿.ppt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

ID:57250130

大小:1.9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8-07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_第1页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_第2页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_第3页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_第4页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恨歌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恨歌表达技巧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叙事、描写、抒情相融合”的诗歌艺术特色2、理解诗歌的抒情特点3、学习诗歌中想象手法的运用表达技巧1一、抒情方式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基本形式: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寓情于景(有景无情):(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2、借物抒情3、借事抒情(用典故)(三)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1、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4.虚实结合5.联想、想象4.修辞手法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三、

2、双关六、对偶九、互文常用表达技巧2在白居易的诗歌里最为出名的就是《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杰作古人诗歌中,多有“诗眼之说,那么,这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长恨《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诗眼,是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歌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地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请赏析下列句子:1.“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拾取,诗人一一细数,写香消玉殒之凄情惨状,宛然如在目前。上文的“云鬓”句,虽然也是罗列静态性名

3、词,但尾字“摇”却多少使句子具有了一点动感,这动感与李杨热烈的爱恋是映衬着的。而“翠翘”句同样罗列静态性名词,全句无半分活力,这正与杨妃之惨死相宜,与“无人收”相呼应。列锦2.”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3.蜀山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玄宗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却依旧不能忘情。以乐景写哀情,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思考一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运用

4、了上面哪种表现手法?烘托手法,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行宫里望月亮,是一片伤心之色;空山夜雨里,听铃铛声响,是令人断肠的哀音。使用烘托手法,以悲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4.“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你从中能看出什么时间变化?“孤灯”这一意象指什么?从“萤”这个事物又能品味出什么情感?从晚上到凌晨“孤灯”,除了表示数量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层情感色彩,实指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玄宗。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本已空旷的大殿更觉昏暗。就在这一片昏暗中,惟有两种光,一是孤灯,一是萤火虫,更加烘托出凄凉的景象,表

5、现明皇心中的伤痛,让他难以入眠。“萤”一般在秋天人稀少之地,此处突出孤寂之感。5.“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中的动作描写非常传神,说说你的理解。揽、推、徘徊披起衣服,推开枕头,走出床帷,激动得来回走动不停,一路上把珠帘银屏层层打开。四个动词,层次感很强地展示出杨妃接连不断的行动,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和由于消息突然传来而表现出的惊喜,以及激动,描写逼真而传神。6.故事的真实情节到“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就结束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杨贵妃独居蓬莱仙岛的故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诗歌表现手法?想象(浪漫主义)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

6、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1.诗歌的主题是恨,但诗人为什么要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写起?这样写在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诗中引用汉朝李延年《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长恨歌》属于长篇叙事诗歌,而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汉皇重色思倾国”可以理解为整个故事的起因,为后面的政变和爱情悲剧埋下伏笔,同时也表明诗人的立场和态度,即一切都是因为“重美色、思倾国”才造成的。探究2

7、.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为结束,有什么作用?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总结本文艺术手法A、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B、运用想象的艺术手法;C、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D、刻画人物形象细致生动;E对比、烘托、比喻;谢谢同学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