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

ID:57254217

大小:353.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7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5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6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8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A(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强化练(三)A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9·潍坊期末测试)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据此推测DNP作用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ATP最多C.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

2、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根据题意,DNP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答案:C2.(2019·衡水金卷)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所示)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mol,气体的总量增了bmol。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消耗的

3、葡萄糖的量为0.5bmolB.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2b)molC.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b)molD.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a-3b)mol解析:由分析可知,气体的总量增加的bmol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5bmol,A项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6a-3b+b)mol=(6a-2b)mol,B项正确;因为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5bmol,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a-0.5b)mol,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4、和消耗的O2量都为(6a-3b)mol,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C3.(2019·潍坊期末)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有色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甲装置有色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乙装置有色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乙装置有色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中一定存在无氧呼吸解析:甲装置中放入的是NaOH溶液和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NaOH溶液能吸收CO2,有色液滴的移动量代表O2的吸收量。乙装置放入的是清水和酵母菌

5、葡萄糖培养液,清水不能吸收CO2,乙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会造成液滴右移。答案:B4.(2019·衡水金卷)植物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如图为植物气孔开张度的一种调节机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C.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D.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解析:CO2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项正确;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

6、的活性,导致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B项错误;ABA可调节气孔的开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项正确;当CO2浓度过高时,会引起保卫细胞中CO2浓度升高,进而在ABA的作用下导致气孔关闭,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D项正确。答案:B5.(2019·衡水中学二调)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B.H2O中的O转移到CO2中C.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D.C6H12O6中的O转移到C2H5OH中解析: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2O在光下分解产生O

7、2,此时H2O中的O转移到O2中,而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则会发生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A、C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丙酮酸与H2O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此时可发生H2O中的O转移到CO2中,B正确;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在C6H12O6被氧化为C6H12O6和CO2的过程中,C6H12O6中的O转移到C2H5OH中,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酒精,D错误。答案:B6.(2019·衡水金卷)如图为某农作物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

8、2、8、15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在水分充足时该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出现“午休”现象B.曲线II波谷的形成与气孔有关C.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