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

ID:57256356

大小:1.84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7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1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2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3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4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5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6页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_第7页
资源描述: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4地质构造与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一、基础知识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主要是褶皱与断层。1.什么是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怎样区分背斜与向斜?表格整理。背斜向斜从形态上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中老翼新中新翼老从地貌未侵蚀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侵蚀后背斜成谷向斜成岭3.思考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原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

2、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4.简述断层的形成原因: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5.断层与构造地貌: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庐山、泰山断层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常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湖泊l拓展提升一:地质构造的实践运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建隧道。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

3、建大坝。断层处易于找泉水;但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注意: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背斜并不都储存油;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但向斜的岩层里不一定都有水。l拓展提升二: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3看。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2.看岩层----判断岩石类型、岩层新老关系、地质构造及发展演变A.判断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

4、含有化石,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根据岩石成因-----岩浆通道内形成岩浆岩(喷出岩与侵入岩)沉积岩与岩浆的接触面上形成的是变质岩B.判断岩层新老关系(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与其所切穿

5、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C.判断地质构造----褶皱(背斜与向斜)、断层(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上拱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

6、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最好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v归纳:褶皱判断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二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断层判断依据:岩体是否发生断裂,且沿着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D.关于发展演变的判断(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地层形成后,因地

7、壳水平运动使地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

8、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