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滗水器设计.doc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

ID:57258849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7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_第1页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_第2页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_第3页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虹吸滗水器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种滗水器的设计刘建广 孟宪栋 李俊策摘要:介绍了虹吸式滗水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提出了虹吸式滗水器的设计要点、设计步骤及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计算关系式。关键词:SBR;滗水器;污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5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990(2000)01-0027-03DesignofakindofwaterdecanterLIUJian-guang(Dept.ofEnvironmentEngineering,ShandongInstituteofArchitectureandEngineering,Jinan,,China)Abstract The

2、characteristicandworkprincipleofsiphonwaterdecanterisintroduced.Designstepsandcalculationmethodsarepresented.KeyWords SBR;waterdecanter;wastewatertreatment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污水处理工艺由于不设二沉池、不需污泥回流、且具有工艺简单、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通过调节运行过程可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等优点[1],逐渐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中,SBR工艺应用较广[2~5]。SBR反应器

3、的滗水器种类较多[6],但现有实际运行的SBR工艺中,有相当一部分所采用的是一种简易的滗水器,即在反应池最低水位处设置排水管与阀门,阀门为手动或电动,此种形式的滗水器具有出水带沉渣影响出水水质的缺点,而且由于排水管直径较大,需使用大直径阀门,因此,应进行改进。1 虹吸式滗水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在众多形式的滗水器中,虹吸式滗水器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2)无转动部件,维修简便;(3)运行可靠,容易加工,成本低。在整个滗水器系统中,唯一的运动部件是一个小直径的电磁阀,在国外应用较多,但有关设计计算的报道很少。虹吸式滗水器见图1。其工作原理是:在进水与曝气阶

4、段,池内水位不断上升,短管内的水位也上升,但由于U型管中水封作用,管内空气被阻留而且受压。当池内水位到达最高设计水位时,短管内的水位也达到最高,但仍低于横管管底,U型管中上升管与下降管中的水位差达到最大,管内被阻留的空气的压力使短管内水位保持在横管管底以下,以避免水流出池外。沉淀阶段过后,进入排水阶段,此时打开放气电磁阀门,管内空气被压出,池内上清液在水位差的压力作用下,从短管进入收集横管并通过U型管排出,直至到达最低水位。当排水开始后,关闭电磁阀,这样可保证当池内水位低于横管时,仍能通过虹吸作用到达最低水位。图1 滗水器工作原理示意图2 虹吸式滗水器的设计要点

5、及计算2.1 设计注意事项  (1) 短管数量应足够多,在SBR反应池平面上均匀分布,以减小进口流速,防止搅动沉泥。  (2) 短管管口与污泥层应用一定高度的缓冲层。  (3) 应采取措施防止浮渣进入排水管。  设计合理的滗水器必须保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在池内水位处于最高水位时,短管内水位必须低于横管管底,绝对不能进入横管。  (2) U型管高度应大于水封所需水位差。  (3) U型管出水口应位于池子最低水位,这样可保证在池内任何水位均能排水。  要保证第一个条件,必须使得滗水器各段管路的设计能保证管内气体经压缩后,管内气体压力足以平衡池内最高水位与

6、短管内的水位差压,这是设计要点,是滗水器正常工作的关键。若不能满足此条件,则随池内水位上升,短管内水位上升至横管而使水流至U型管内,并流至池外,这样就无法起到关闭出水的作用。2.2 设计步聚  (1) 根据池容积与排水时间确定U型管径。  (2) 根据池面积布置横管及确定管径。  (3) 根据最低水位确定短管口标高位置、短管长度、横管标高。  (4) 根据最高水位与短管内水位差,确定U型管高度。  (5) 根据各段管道容积关系,确定短管的数量与管径。2.3 滗水器的计算2.3.1 为了保证U型管高度大于水封所需高度,应满足下式:h1>Δh         (1)

7、可取h1≥Δh+0.5    (2)式中:h1为U型管最小高度,m;Δh为池内最高水位与短管内最高水位差,m。2.3.2 管内空气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不变),则P1V1=P2V2         (3)式中:V1为池内最低水位时,管内气体容积,m3;V2为池内最高水位时,管内气体容积,m3;P1为最低水位时管内气体压强(即大气压),Pa;P2为最高水位时管内气体压强,Pa。  为了保证受压气体的压力与水位差Δh相平衡,必须满足下式:P2≥P1+Δh×9.8×103     (4)  滗水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压强变化),是由于短管内水位上升与U型管下降管中水

8、位下降引起的,因此,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