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

ID:57259987

大小:1.39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8-05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_第1页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_第2页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_第3页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_第4页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发展史说课材料.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科学学院杭鹭201011132912放映幻灯片的效果会更好!第一章开天辟地于是乎,产生了各种计数方法……手指计数:利用两只手的十个手指。亚里士多德指出:十进制的广泛采用,只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这一事实的结果。石子记数:在地上摆小石子,但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结绳记数:在一根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事物的多少。比如今天猎到五头羊,就以在绳子上打五个结来表示;约定三天后再见面,就在绳子上打三个结,过一天解一个结。刻痕记数:1937年在维斯托尼斯(摩拉维亚)发现一根40万

2、年前的幼狼前肢骨,7英寸长,上面有55道很深的刻痕。这是已发现的用刻痕方法计数的最早资料。直到今天,在欧、亚、非大陆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来计算他们的牲畜。四大文明古国的数学古埃及的数学问:怎样不用尺画出直角?古埃及人是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在地上打进两个木桩,然后绷紧木桩间的绳子,这样就画出一条直线,成为金字塔的一条边线。然后,在两个木桩上各系上一条绳子,绳子的长度要超过两个木桩距离的一半。拉紧绳子的末端,以木桩为原点转动,画出两条相交的圆弧来。过这两条圆弧的交点,画出

3、另一条直线,和头一条直线相交,夹角就是准确的直角。这后一条直线,就是地基的另一条边线。在埃及,主要的长度单位是腕尺,它是自肘到中指尖的长度。小一些的单位有:掌尺,它等于七分之一腕尺;指尺,它等于四分之一掌尺。因为那时候的埃及人理解分数的意义非常费劲,所以这些小单位很有用。今天,人们熟悉分数了,但是在习惯上,大家一样喜欢用小单位。比如英国人和美国人总是说七英寸,不肯说十二分之七英尺。在我国,有说半尺的,但是谁也不说十分之五尺。求面积的方法,最初很可能是工匠在铺设方砖地面的时候学会的。他们发现:一块

4、地面,如果是三砖长、三砖宽,需要铺九块砖(3×3);另一块地面,三砖长、五砖宽,就需要铺十五块砖(3×5)。这样,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只消用长乘以宽就行了。但是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有些土地,好像那儿都是边,那儿也有角,形状很不规则。把它们分成若干个三角形一块正方形的麻布,可以折叠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古埃及人正是从这类简单的线索中,学会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长乘宽,再除以二。在大量的测量工作中,埃及人当然会碰到“圆”这类

5、难办的图形。他们感到难办的地方,是无法把圆分成许多块三角形,而每一块都是由三条直线组成的标准三角形。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圆是天赐予人们的神圣图形。今天,我们都很熟悉圆,天天和圆打交道,可是要认识和掌握好圆的性质也不容易。   实践出真知。早期的埃及人,一定是用绳子绕木桩的方法来画圆。他们从长绳子画出来的圆大,短绳子画出来的圆小,知道了圆面积的大小,是由圆周到圆心的距离来决定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径。   到了三千五百年前左右,当金字塔已成为古迹的时候,一个叫阿赫美斯的埃及文书,写出了一条这样的法则

6、:圆的面积,非常接近于半径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三又七分之一倍。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发现!古巴比伦的数学在算术方面,他们对整数和分数有了较系统的写法,在记数中,已经有了位值制的观念,从而把算术推进到一定的高度,并用之于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天文方面的问题,如现在延用的“十二进制”的计时方法。在代数方面,巴比伦人用特殊的名称和记号来表示未知量,采用了少数运算记号,解出了含有一个或较多个未知量的几种形式的方程,特别是解出了二次方程,这些都是代数的开端。在几何方面,巴比伦人认识到了关于平行线间的比例关系

7、和初步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会求出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并建立了在特定情况下的底面是正方形的棱台体积公式。好全能的古巴比伦人……古印度的数学自哈拉巴文化时期起,古印度人用的就是十进位制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他们只是起了传播作用。而真正对阿拉伯数字有贡献的,正是古印度人。《准绳经》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数学著作,这是一部讲述祭坛修筑的书,大约成于公元前5至前4世纪,其中包含有一些几何学方面的知识。这部书表明,他们那时已经知道了勾股定理,并使用圆周率π为3.09,古印度人在天文计算的时候已经运

8、用了三角形,公元499年成书的《圣使集》中有关数学的内容共有66条,包括了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规则。圣使还研究了两个无理数相加的问题,得到正确的公式,在三角学方面他又引进了正矢函数,他算出的π为3.1416。一代传奇人物:梵藏梵藏对零作为一个数已有所认识,但他却错误地认为零除零还是等于零的结论。他提出了解一般二次方程的规则,得出二次方程x2+px-q=0的根为梵藏还给出了ax+by=0的整数解和处理不定方程ax2+1=y2的方法。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得出了求等差数列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