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

ID:57260643

大小:466.97 KB

页数:108页

时间:2020-08-07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备课讲稿.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落英缤纷()(2)仿佛若有光()(3)阡陌交通()(4)咸来问讯()(5)便扶向路()(6)诣太守()(7)欣然规往()繁多的样子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田间小路全,都先前的拜访打算,计划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B.来此绝境C.遂与外人间隔D.无论魏晋【“交通”的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运输事业”】【“绝境”的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的古义是“不要说,更不必说

3、”,今为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C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A【A项中“之”为助词,其他三项均为代词。】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不足为/外人/道/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其中/往来种作应为:不足/为外人/道/也】B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

4、沼、桑树、竹林之类。(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中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6.按原文填空。(1)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文中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文学文化常识。本文作者,,一名潜,字元亮,(朝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

5、田居》《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8.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A.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B.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无法寻觅。A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复行数十步()(2)屋舍俨然()(3)具答之()(4)此中人语云()又、再整齐的样子详细告诉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结合景物描写和对桃花源中人的言行的描写来概括。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景色优美,人民生活

7、安乐。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淳朴好客。从桃花源不易被发现,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桃花源是一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xī,即醋),而溪中多枸杞[gǒuqǐ

8、],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选自苏轼《和桃源诗序》)【参考译文】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都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里的水都长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