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

ID:57269360

大小:3.0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8-08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_第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_第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_第3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_第4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第十一十二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123概述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力学特性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4水泥稳定类基层5工业废渣稳定基层6半刚性路面面层目录(contents)§12-1概述定义: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其稳定性好,抗冻性强,结构本身成板体,但耐磨性差。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应用:主要用于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半刚性基层:不同的

2、土和无机结合料拌和得到不同的稳定材料,其刚度介于柔性路面材料和刚性路面材料之间,故以此修筑的基层或底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石灰(水泥)稳定类材料特点:1.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2.环境温度对半刚性材料强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3.强度和刚性都随龄期增长,刚性为柔性材料的数倍,但又明显小于水泥混凝土;4.干缩性和温缩性大;5.稳定细粒土时,抗冲刷能力差;6.耐磨性差。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1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力学特性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1)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度和

3、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长,逐渐具有一定的刚性性质。2)试验方法:有顶面法、粘贴法、夹具法和承载板法等。试件:圆柱体试件和梁式(分大、中、小梁)试件。试验内容:有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和劈裂模量、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模量等。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与原材料的性质、结合料的性质和剂量及密实度、含水量、龄期、温度等有关。4)应力-应变关系也呈现出非线性状,模量是应力(偏应力和侧限应力)函数;在应力级位低于极限荷载的50%~60%时,应力应变曲线可近似为线性的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

4、-应变特性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疲劳特性疲劳规律:(1)随着应力比的增大,出现疲劳破坏的重复作用次数Nf降低;(2)重复应力级位相同时,Nf的变动幅度较大,表明试验结果离散,但其概率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3)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到描述应力比和作用次数关系的疲劳方程;(4)当应力比为0.55时,重复作用次数达到107时尚未发现有疲劳现象;(5)当应力比<0.75时,重复应力施加的频率对试验结果(即疲劳方程)的影响很微小。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干缩特性干燥收缩--无机结合料稳

5、定材料因内部含水量变化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现象。干燥收缩的基本原理: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由此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会引起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体积收缩。干缩特性的指标:干缩应变、干缩系数、干缩量、失水量、失水率和平均干缩系数。干缩性的影响因素:有结合料的类型和剂量、被稳定材料的类别、粒料含量、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含量、试件含水量和龄期等有关。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通过大量试验,不同材料的干缩系数排列次序:1.同一类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稳定细粒土>稳定粒

6、料土>稳定粒料2.对稳定粒料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3.对于稳定细粒土:石灰土>水泥土或水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四、半刚性材料的温度收缩特性温度收缩--组成半刚性材料的三个相,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半刚性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固相:原材料中砂砾以上颗粒的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颗粒,特别是粘土矿物的温度收缩性较大。液相:通过扩张作用、表面张力作用和冰冻作用三个作用过程,对温度收缩性产生影响。温度收缩试验指标:温缩应变、温缩系数、温缩量和平均温度收缩系数影响因素:结合料类型

7、和剂量、被稳定材料的类别、粒料含量、龄期等有关。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12-3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一、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1)离子交换作用--石灰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钙离子(Ca2+)就与土中的钠、氢、钾离子产生离子交换作用。使土发生初期变化的主要原因。2)结晶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结晶网格,具有水硬性。1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3)火山灰作用

8、--熟石灰的游离Ca2+与土中的活性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作用生成含水的硅酸钙和铝酸钙的化学反应,是石灰土获得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基本原因。4)碳酸化作用--在土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大大提高了土的强度和整体性。初期,主要表现为土的结团、塑性降低、最佳含水量增加和最大密实度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