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

ID:57277939

大小:17.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8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字经》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字经》试题汇总一、填空题1、“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六经”也叫“六艺”是指《诗》《书》《易》《礼》《春》《秋》。3、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称为五行。4、“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臣之间言行要合乎义理,父子之间相亲相爱,夫妇之间和顺相处。5、我国古代图书按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6、仁、义、礼、智、信是处事做人的标准,并称为五常。7、圣人是指孔子,“老庄”是指老子、

2、庄子。8、“此四时,运不穷。”中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9、《春秋》的“传”主要有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0、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及,“中”是正确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二、选择题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C)。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2、“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A、猪      B、鸭       C、鸽子     D、狗3、“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A、要

3、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4、“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5、《孟子》共有(A)篇。A、7篇        B、15篇        C、20篇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     

4、)四、我会选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B)身上。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3、“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句话是说(B)A、要坚持锻炼身体。B、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紧时间学习。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A)A、窦燕山B、曾参C、黄

5、香D、孔子6、《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B)A古诗B四诗C唐诗7、《论语》共有(C)篇。A、10篇B、15篇C、20篇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A.苟不教,性乃迁。B.教之道,贵以专。C.人不学,不知义,D.幼不学,老何为。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粱”指的是(B)。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1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A.猪B.鸭C.鸽子D.狗11

6、、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B)A.亲师友习礼仪B.养不教父之过C.昔孟母择邻处D.人不学不知礼12、三才者指的是(A)。A天地人B日月星C君臣义五、我是小判官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3.《三字经》中窦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

7、,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6.君则敬,臣则忠是十义中的两义。(√)六、填空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4、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5、曰水火,土金木。此五行,本乎数。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7、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9、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善游说。

8、10、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1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12、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1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4、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7、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18、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19、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20、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21、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22、一而十,十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